一年前煤炭、鋼鐵的持續漲價如今輪到了消費品。根據記者梳理,白酒、啤酒、豬肉等紛紛開始提價,包括十年未漲價的啤酒都開始提價。
多個消費領域產品提價
溫氏股份8日發布公告稱,該公司去年12月份銷售商品肉豬190.10萬頭,收入33.63億元,銷售均價14.95元/公斤,同去年11月份相比,溫氏股份肉豬價格出現了5%左右的上漲。這也意味著,持續下跌的豬價已經開始反彈,有望提升該公司業績表現。近期不少地方豬價開始回升。根據《經濟導報》消息,山東全省26個集貿市場生豬價格突破15元/公斤,價格行情持續向好。而且仔豬價格繼續反彈,上周為27.72元/公斤,環比回升0.36%。
除了生豬和豬肉外,酒類也直接宣布漲價。去年年底,貴州茅臺宣布自2018年起茅臺酒產品價格將適當上調,平均上調幅度18%左右。而茅臺上一次價格調整是在2012年9月1日。當時茅臺上調部分產品出廠價,平均上調幅度為20%~30%。
而十年都未曾漲價的啤酒也集體漲價。青島啤酒、華潤啤酒等宣布上調部分產品價格。
有分析指出,上述消費品漲價不僅為自身未來業績發展提供保障,同時,也為整體消費行業帶來漲價預期。
未來或有一波上漲行情
受提價刺激,貴州茅臺、青島啤酒、燕京啤酒、溫氏股份、牧原股份等近期紛紛大漲,其中,貴州茅臺周一盤中再度創出756.5元的歷史高位,牧原股份放量漲停。
因此,多數機構人士表示,2017年工業品漲價給煤炭、鋼鐵、鈦白粉、鋰電池、鈷等個股帶來一波又一波的上漲行情。因此,如果消費領域出現漲價預期,未來也有望走出一波上漲行情,建議投資者密切關注。
“不過,我們看到,即使消費品出現漲價,股價也不一定都會跟漲,行業分化還是很明顯的。我們建議重點關注行業龍頭公司。”一位券商策略分析師告訴記者。數據顯示,同為白酒股,貴州茅臺2017年累計上漲了113%,今年繼續上漲7%左右。而酒鬼酒去年只上漲34%,今年連續下跌,股價逼近27元。金種子酒2017年下跌了16.23%。
行業分析:
啤酒行業漲價有利行業長遠發展
(全媒體記者林琳)近日,市場傳聞包括青島啤酒、燕京啤酒在內的啤酒企業將調高產品價格。上周五,青島啤酒發布澄清公告稱“擬對部分區域的部分產品進行價格上調”,并解釋“擬提價部分產品的平均漲價幅度不超過5%”,理由是“2018年面臨包裝材料價格上漲,生產成本增加等壓力”。昨日,華潤啤酒發布公告稱,因為原材料、包裝物、人工成本及其他成本上漲,該公司正在一些區域對部分產品適度調整價格以舒緩成本的壓力。
不過,上周五飄紅的啤酒股昨日卻一片“綠油油”,連剛剛發布漲價消息的華潤啤酒也不能幸免,跌幅1.62%。有業內人士認為,原因是股價已經消化了漲價消息,另一方面,對于漲價是否一定利好行業出現不同意見,高盛發表研究報告稱:“相信加價可短期帶動行業價格調整,而轉戰高端市場亦可減輕低端市場的競爭,料可幫助改善整個行業的利潤。”也有機構對此持保留意見。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稱,雖然有觀點認為啤酒行業上漲是全球趨勢,中國啤酒市場只是順勢而為,但在他看來,中國啤酒市場集體漲價有幾個“支撐點”,其一是產業端的支撐:啤酒行業10年沒有漲價,靠3%~5%的低利潤的運營了六七年,從企業中長期發展戰略來看,要有更大的發展、更好的服務,一定要有利潤來支撐。
其二是消費端的支撐。經過近幾年進口啤酒對中國消費者的影響,大部分啤酒“重度消費人群”已經接受高價、高質的啤酒,既有消費能力,又對啤酒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消費端的需求正在倒逼產業端的升級。
業內觀點:食品行業將迎來全新升級
方剛認為,近年啤酒市場受到白酒、葡萄酒的影響,一部分市場被蠶食,如果啤酒行業追求質量發展,可能回補以前丟失的市場。不過他認為,2018年的規模銷量上應該不會有太大變化,而2018年底,行業銷售額預計會出現大的增長,企業的盈利能力也會明顯提高。朱丹蓬則對未來4個月的市場仍有擔憂:“啤酒行業如何在新的旺季到來令消費者煥然一新,是行業性漲價帶來的風險。”
在他看來,中國食品行業都存在啤酒行業面臨的問題——好的更好,不好的被淘汰。他認為,中國食品產業結構太低,市場不均衡發展造成食品產業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預計未來整個食品行業也會像啤酒行業一樣進行集體漲價,迎來全新的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