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開年大跌,2020年第一個交易日,盤中最大跌幅達5.6%,最終收于1130,跌4.48%,相當于跌去了666億的市值。走出了與市場整體的開門紅相悖,也是以一己之力帶動了白酒板塊的下跌。周五,其股價延續近日頹勢,繼續下跌,報收1078.56元/股。
茅臺下跌的直接原因是2019年第四季度貴州茅臺的凈利潤出現了負增長。根據茅臺盤前公布的初核數據來看,全年營收、凈利潤分別約為885億元、405億元,同比增速均為15%左右。四季度營收增速降至2.78%,前三季度分別為28.71%、17.33%、18.52%;另外,與前三季度均為兩位數正增長(31.90%、20.30%、17.10%)相比,四季度凈利潤同比驟降4.23%。這也是近十年來,貴州茅臺單季度凈利潤第二次出現下滑。上一次是2015年第四季度,當時白酒行業正受到塑化劑、八項規定的影響。
其實剛剛收官的2019年可以說是白酒板塊的大年,貴州茅臺的股價從最初的584.44元/股,到12月31日的1183元/股,漲幅高達102.42%。一直以來,都是頭頂價值投資“白馬”光環的代表股,業績下滑對于市場投資者情緒的傷害可謂是傷及筋骨,無不側目的。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保芳在1月2日舉行的2020年工作會暨“基礎建設年”啟動大會上發言稱:“作為一家‘千億級’企業,寄希望于長期保持30%左右的增速,既不理性、不現實,也是不負責任。”在這一背景下,貴州茅臺將2020年度營收增速目標調降4個百分點至10%?梢哉f,以茅臺為代表的白酒行業在經歷了近幾年的高速發展之后,也進入了相應的瓶頸期。
白酒行業的問題在哪?根據新浪財經的數據顯示,2018年白酒消費人群,70后占比29.4%,80后占比42.1%,90后占比23%。我國有著源遠流長的白酒文化,當下80后仍在釋放強勁的白酒消費力。但是市場內早就有了“年輕人不愛喝白酒”的說法,淘寶數據顯示,90后及95后年輕人消費更多是在葡萄酒、洋酒及果酒上,這也使得市場對行業發展產生了擔憂。那么,白酒與年輕人之間的鴻溝,是如何形成的呢?
■ 第一 口味的接受度不同。傳統白酒一般為高度酒,高酒精度帶來的是入口辛辣,而年輕人的消費偏好更多元化、個性化,唯辛辣無法滿足其需求;
■ 第二 定價與消費能力的不匹配。目前,高端白酒產品價位一直保持上升趨勢,而當下的青年人,面臨房貸、車貸壓力過大,擠壓了其他消費的能力,洋酒、啤酒、飲料等替代選擇更加受青睞;
■ 第三 輿論環境不提倡飲酒,酒后滋事等惡性事件不斷曝光,健康保健行業對飲酒危害的宣傳,交管對酒后駕車的嚴令禁止,都形成了年輕人對高酒精度的白酒的潛意識排斥,限制了白酒的消費場景。
白酒行業想要抓住年輕一代消費者,則需要在口味的多元化、定價的親民化、消費場景的健康化等方面下足功夫。諸多酒企已經有所動作了,五糧液先后推出35度、39度和42度的產品,2018年茅臺也發布了茅臺醇·星座酒,瓶身和包裝一改尊貴特色,融入了年輕時尚元素,但要讓年輕人擁抱白酒還是一個漫長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