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是新疆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新疆酒也憑借其綠色、健康、品質純正的特點,為消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伊力特、古城、烏蘇、鄉都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在品牌積累成長的過程中,逐步成為新疆酒的代表。
12月24日,記者從自治區釀酒工業協會獲悉,截至2015年10月,全區酒產量達55.48萬千升,同比上漲2.89%。其中葡萄酒產量5.83萬千升,同比增長26.17%,白酒產量5.44萬千升,同比下降4.13%,啤酒產量44.07萬千升,同比上漲1.18%。
自治區釀酒工業協會秘書長王瑩介紹,近幾年來,新疆已逐步成為酒類生產、銷售、消費大區,受市場和政策的變化影響,新疆酒類生產企業在市場定位和開發策略上進行了及時調整,在以往追求原料質量與產品品質的基礎上,酒類生產企業慢慢開始關注產品的品牌影響力、文化差異性,這些軟實力已成為酒企關注并追逐的新領域。
葡萄酒 做文化求差異
葡萄作為我區的傳統優勢農作物,近年來受到的關注越來越多。除了鮮食和制干外,加工生產葡萄酒已成為一些地區的全新產業。
從今年的數據中不難看出,今年全區啤酒和白酒產量趨于穩定,而葡萄酒則出現兩位數的增長,這足以顯現葡萄酒產業在全區正爆發出強大的生命力。
王瑩說,近年來,我區葡萄酒產業所具備的先天優勢不斷釋放,葡萄的優良品質為葡萄酒產品市場開拓提供了幫助,再加上健康飲酒的理念不斷普及,葡萄酒的健康屬性也促進了整個產業的發展,這些原因為我區葡萄酒產業提供了極好的發展土壤。
就在葡萄酒產業沐浴陽光快速發展的時候,困難也接踵而至。有業內人士直言,近兩年受市場環境影響,國內一些知名葡萄酒生產企業的高端產品銷售遇阻,新疆葡萄酒企業的原料酒銷售不暢,全區葡萄酒生產企業近50萬千升的年生產能力無法飽和運轉,葡萄酒產業面臨轉型升級。
王瑩介紹,新疆獨特的區位優勢,不僅造就了優質葡萄生產種植基地,也成就了新疆葡萄酒市場的獨特優勢。新疆遠離內地葡萄酒集中生產區域,其他品牌進駐新疆成本很高,在新疆葡萄強大的品質優勢面前,也不易占領市場。因此在新疆,本地葡萄酒依然是市場消費主體。
新疆鄉都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瑞琴說,鄉都十余年來一直致力于葡萄酒文化的打造,逐漸形成了符合自身品牌特色的酒文化,F在借助“一帶一路”及“互聯網+”的全新機遇,鄉都已經有信心打造世界級葡萄酒品牌。
王瑩說,新疆葡萄酒生產企業今后應嘗試開發具有新疆產區特點的葡萄酒,也可以研發新的釀酒葡萄品種,生產出獨具新疆地域特色的葡萄酒產品,這種差異化產品將為新疆葡萄酒走出去提供強大競爭力。
白酒穩定市場 提升競爭力
近兩年,受政策環境和消費市場的影響,全國白酒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白酒正在從一種高端消費產品回歸其酒類產品的身份。
在這一過程中,新疆白酒生產企業的日子并不好過。新疆第一窖古城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文貴介紹,近年來受市場環境的影響,內地一線品牌及時調整自身產品結構,主打親民白酒產品,其市場售價已與本地白酒品牌處在同一價格區間,對本地白酒銷售構成了競爭。
周文貴說,通過這兩年的深度調整,雖然國內一線品牌正在對本地白酒形成沖擊,但新疆消費者對本地白酒的消費習慣并沒有發生太大的改變,這為本地白酒企業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消費者為企業搭建了生存的平臺,企業則需要把消費者的需求擺在首要位置,這樣才能形成良性循環。周文貴說,目前古城酒業牢牢抓住消費者需求,將過去以客戶為中心的營銷理念改為以用戶為中心,直接面對產品消費者,不僅根據不同消費群體的消費特點,研發布局全新產品,還借助建立在全疆各地的銷售公司、辦事處,強化售后服務能力,為消費者解除買酒的后顧之憂。
王瑩認為,未來,國內一線品牌還將與地產白酒形成競爭,這需要本地白酒生產者進一步提高實力,走出自己的特色發展之路。
周文貴介紹,古城酒業除了在營銷和服務方式上做出積極調整外,為了應對今后日趨激烈的競爭,古城酒業也在產品內容上開始創新,生產清香型白酒,彌補地產品牌在這一產品領域的不足,形成差異化競爭。同時,企業還借助互聯網營銷,優化組織流程,減少流通環節成本,提高產品的競爭力。
啤酒 產品細分走出去
今年,我區啤酒總產量較上年出現小幅增長,啤酒產業整體穩定,但越是老產業,在新的市場形勢面前,越有改革創新的活力。
新疆啤酒產業經過這些年來不斷的整合重組,目前已經形成比較穩定的格局,嘉士伯和燕京成為新疆啤酒市場的兩家“巨頭”,這兩家企業的一舉一動,密切牽動著消費者。
今年8月,一度傳出了烏蘇要改姓嘉士伯的消息,新疆人擔心烏蘇啤酒被嘉士伯全資控股以后會退市,“奪命大烏蘇”將成為歷史,后經查實,嘉士伯完全沒有對烏蘇啤酒進行更名的計劃,但這則消息足以體現新疆人對本地啤酒品牌的熱愛和信賴。
細心的人不難發現,這兩年新疆的啤酒市場越來越熱鬧了。從品牌上看,既有本地老品牌烏蘇,也有啤酒巨頭嘉士伯和燕京的產品,從產品細分上看,烏蘇啤酒推出紅烏蘇、綠烏蘇、小企鵝等多款產品,嘉士伯也推出了清淡口味的啤酒樂堡,燕京也有普通燕京和精濾爽多款產品,啤酒市場在兩家“巨頭”的掌控下,看似一片平靜,其實競爭不斷。
新疆啤酒市場目前正處在啤酒產業特有的發展模式中,在完成兼并重組,形成相對穩定的市場格局后,啤酒生產企業開始在產品上推陳出新,讓產品符合不同消費者的差異化需求,提高產品競爭力。另外,這兩年銳澳等系列品牌預調酒進入新疆市場,啤酒市場空間受到擠壓,廠商就更需要在產品上做出特色。
嘉士伯方面表示,嘉士伯對烏蘇啤酒的投資,是嘉士伯在中國西部地區建立強勢市場地位的最重要投資舉措之一。今后,嘉士伯將采取本地強勢品牌與國際品牌結合的方法,為不同消費者提供多種高質量的啤酒產品,適合在不同的飲用場合暢飲。
除了做好本地市場,國外更大市場的機遇也已經到來。今年6月,烏蘇啤酒時隔20年再次出口哈薩克斯坦,敲開了國外市場的大門。新疆烏蘇啤酒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中亞國家每年都需要進口大量的啤酒,作為全疆最大的啤酒生產企業,烏蘇啤酒將借助“一帶一路”歷史機遇,走出國門開拓中亞市場,進一步提升本地啤酒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