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伴隨著中國經濟的轉型與海外消費需求的升級,中國第一波出口電商開始興起,成就了蘭亭集勢等一批出口電商企業。
如今,中國又一次面臨著消費升級,第二波跨境電商也開始興起。
深圳市葡萄酒行業協會會長武運平說:‘從今年4月8號海關總署批準以來,到年底已經有近百家公司開始涉及跨境電商’。
2016年4月8號國家公布的新政《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以及《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第二批)》中,第263號商品為“小包裝的鮮葡萄釀造的酒”。這是葡萄酒被首次納入跨境電商進口渠道范疇。
葡萄酒跨境電商也由此被推上了風口。
深圳葡萄酒的跨境電商價格已經逆天。上梅多克產區的五級名莊酒佳德美平均下來167元/瓶,這是真的嗎?有多少貨?這樣的價格還有多少利潤?
根據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發布的《2016中國互聯網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顯示,預計2016年中國零售電子商務市場總額將達到5.2萬億元,占2016年全球市場份額的47%。
中國已成為世界主要國家中電子商務滲透率最高的國家。電子商務市場規模是排名第二的北美市場的2倍多。而且在未來中國將有7.1 億網民成為潛在的互聯網消費者。同時隨著對進口葡萄酒及品牌認知度的提升,對進口葡萄酒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跨境電商的市場潛力巨大。
電商平臺紛紛布局跨境電商
今年5月初,京東首先公布了紅酒三大戰略,分別是直采品牌化、跨境平臺化以及產區體系化。其中特別指出,這三大戰略是為了應對日趨復蘇的葡萄酒消費市場以及應對跨境電商這一新渠道的舉措。
5月16日,新三板進口產品電商品尚匯上線進口葡萄酒跨境電商業務。這是4.8跨境電商新政開始實施以來,首家正式推出葡萄酒類保稅業務的電商。這批由保稅區發貨的名莊酒較一般進出口貿易的價格優惠20%以上。
天貓則是在9月9日推出了全球酒水節活動,在活動當天,天貓推出了來自數十個國家的酒水。
網易考拉在其官網上上線了自營進口葡萄酒。上線的全部29款葡萄酒均產自法國,其中更是不乏拉菲、拉圖、木桐等波爾多一級莊。
……
跨境電商到底有何優勢?
2016年6月,寧波保稅區第一單跨境進口葡萄酒成功通關,整個過程從澳洲原產地到國內只用了5天時間,便迅速在國美海外購上線。但實際上這些貨采用的都是空運,物流成本很高,并非常態。時間短并不是跨境電商的優勢。
此前,葡萄酒一直被排除在跨境進口電商銷售渠道之外。國內進口葡萄酒只能通過一般模式進入市場。
在稅改后,消費者則可以在電商平臺上購買通過跨境電商保稅模式和直郵模式進口的葡萄酒。
深圳市葡萄酒行業協會會長武運平告訴筆者,很多國家通過一般貿易方式進口的葡萄酒需要交納關稅、增值稅以及消費稅,合計需要繳納到岸價的48.2%;若是通過跨境電商模式進口葡萄酒,則是商品零售價的21%不到。
跨境葡萄酒電商還可享免關稅,增值稅和消費稅7折優惠。單從稅差上就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名莊酒。所以價格15歐元~100歐元產品比較有優勢。
同時武運平表示,未來兩年葡萄酒行業將會有巨大的變化。
品尚匯董事長張輝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談到:‘此次新政,就國內市場的中高端進口葡萄酒市場來說是重大利好。而品尚匯此次率先推出進口葡萄酒跨境業務便瞄準了售價在500-2000之間的法國波爾多名莊酒’。
對于跨境電商與名莊酒的專業銷售商優勢,武運平說:‘好的貨源+清關渠道+用戶數量+充裕的資金流是一道比較難以逾越的門檻。很多名莊酒如果不是在跨境電商上,其他途徑很難用如此價格買回來。’
水客會淡出舞臺嗎?
“跨境電商的興起會讓水客淡出進口葡萄酒的舞臺。”武運平說。‘每年有大量的水客把名莊酒從香港帶到內地,所以葡萄酒跨境電商將會慢慢取代水客。’
不可否認,跨境電商導致進口酒的價格更加透明,水客的利潤空間被大大壓縮。
面對跨境電商的合法競爭,水客的非法運作手段終將會淡出歷史舞臺。同時對傳統的名莊酒專業銷售商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目前,酒商還可以鉆點空子,未來就很難說。
跨境渠道是未來的趨勢嗎?
當下酒水市場也正在發生變化。低端市場迅速崛起,高端市場銷量占比還不大。中國葡萄酒開始進入到黃金發展期,這也是消費升級下的葡萄酒的發展趨勢。
普及時代的到來,葡萄酒的消費者也必將分化。其中部分葡萄酒的發燒友和深度飲用者,更加希望能夠喝上貨真價優的名莊酒。
但以往的傳統方式,讓葡萄酒特別是名莊酒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
例如在國外10歐元的名莊酒,到了國內,通過層層加價,沒有數倍以上的加價空間,消費者很難買到貨。
但隨著市場走向成熟,特別是發達地區市場,很多消費者并不是青睞低價格產品,更多開始出現追求服務、品位等內在文化的精神消費轉變,對精致生活需求開始得到追捧,特別是“20+”的青年人群在酒水領域顯現出的消費升級態勢。
由此可見,跨境電商在葡萄酒的布局上,應該鎖定中端價位產品,塑造消費場景,培養以飲用葡萄酒為健康生活、品質生活方式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