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外資本“飲酒”引人深思
通過豐聯酒業的業績來看,其業績在不斷向好,而且現在與老白干的“姻緣”也即將有望取得良好結果。二者的結合,對雙方來說都存在利好。
有業內人士認為,老白干與豐聯集團的合作,是絕對的利好,他判斷酒水行業從原來的做蛋糕階段,逐漸轉變為壟斷階段。排名前十的企業將在兩年內占據白酒銷售份額的50%以上,那么從這個角度上來講,誰能率先進入到前十名,誰就能率先占據百億俱樂部的席位。
同時,與老白干酒的戰略合作,是雙方在面臨白酒行業劇烈調整的壓力下,戰略上通過優勢互補,要素重組,以期把握未來酒業結構性秩序重建新機遇的必然的、必要的選擇。
但聯想控股進軍酒業仍給我們留下了頗多深思,聯想在收購四家酒企時,僅收購就耗資超過20億元,而這幾年耗費的人力和機會成本難以衡量。
放眼行業內,2012年后是業外資本進軍白酒行業的一個高峰期,引來的各路資本有天洋控股、娃哈哈、維維股份等。長期以來,白酒行業高利潤吸引著資本進入,但時至今日,業外資本能夠“笑傲江湖”的并不多。這似乎也成為了人們對業外資本進軍白酒行業的刻板印象。
2015年,天洋控股入主上市公司沱牌舍得。入主初期,沱牌舍得內部歷經人事動蕩風波。盡管沱牌舍得目前的業績有所起色,但是否可持續仍有待觀察。
2013年11月,娃哈哈曾高調宣布投資150億元在茅臺鎮進軍醬香酒領域,并推出了“領醬國酒”,如今似乎已經銷聲匿跡。
維維股份跨界白酒長達十年時間。然而,發展趨勢并不理想,據維維股份今年中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其酒類產品銷售收入為4.74億元,同比下降15.88%,兩家白酒子公司之一的貴州醇酒業有限公司凈利潤虧損1715.04萬元。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資本投資白酒的過程中,可能缺乏白酒基因,通常會委托專業操盤手,而這樣會帶來信息不對稱、專業不對稱等問題。
但反觀業內,小糊涂仙、國臺酒業、金沙酒業、金徽酒業等一批業外資本操盤的酒企,都做得不錯。因此,對跨界的業外資本來說,如果有正常的心態、能用對的人做對的事,任何時期都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