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血雨腥風!
▏曾經仗劍走天涯的川酒,還是那個少年?還能一統天下?
11月15日,川酒“老大”五糧液市值突破萬億大關,成為緊跟茅臺后的第二支“神股”;
10月24日,在“魔都”上海,被“濃香鼻祖”瀘州老窖稱為“第三曲線”的“高光”戰略,在萬人期待中揭開神秘面紗;
10月25日,氣質“女神”董卿CP郎酒莊園,讓郎酒力圖打造另一瓶茅臺的“野心”暴露無遺。 而除了“五瀘郎”在業界掀起的陣陣巨浪,一直低調內斂的劍南春,也在雙11天貓平臺搶下銷售“亞軍”寶座,大有“茅五劍”歸來的氣勢。
另外,川酒“金花”水井坊、舍得在“風浪”中重整行裝再出發,川酒集團3年內銷售破200億,四川省委省政府出臺“6+5”培育“小金花”計劃…… 可見,進入漸漸變冷的冬季,捷報頻傳的川酒,卻正變得越來越熱,大有與茅臺一決雌雄的意志與企圖。 難道,在茅臺一騎絕塵的戰斗版圖中,川酒還能重霸天下?
01、昨日:揮斥方遒、雄霸天下!
云煙川酒!
▏在中國白酒發展史上,川酒無疑是飲譽中外、雄霸世界的杰出代表。
1952年,瀘州老窖特曲與茅臺、汾酒、西鳳酒被共同評為“四大名酒”。 從此,以瀘州老窖、五糧液為代表的濃香型白酒,開始憑借獨特的技術優勢,以及周恒剛、沈怡方等白酒“泰斗們”的厚愛,成為了改革開放前的“樣板工程”,而瀘州老窖也一躍成為了第一個擁有百萬級產出規模的企業。
1978年,改革的春風襲來,基于國有配給制下的瀘州老窖,迅速被汾酒拉下“王者”寶座。 而1994年,憑借偉人南巡的“二次改革”,擁有600余年不斷代傳承的五糧液,抓住名酒價格放開后的渠道變革“先機”,以“買斷運營”集聚力量的模式,迅速超過汾酒,獲得了“白酒大王”的稱號,可謂報了濃香的一箭之仇。
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后的行業調整勢在必行,以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郎酒、全興(水井坊)、沱牌(舍得)為代表的川派濃香,抓住東南亞經濟受重創,而中國經濟成功脫險的新形勢,緊緊抓住“過剩經濟”下消費者口感變化的特點,把香艷的濃香品類優勢發揮到了極致,成為了絕對的“王者”。
應該說,上世界90年代,雖有魯派孔府家、秦池的短暫突進,但川酒創造的輝煌,是實實在在的時代“楷模”。這從彼時9家白酒上市企業中,川酒獨占4家的境況也可見一斑。
▏進入21世紀,川酒進入了鼎盛時期,引領時代的新思想、新理念,為白酒“黃金十年”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數據顯示,川酒巔峰期的2005年,川酒濃香在全國白酒版圖中占比高達70%以上,銷售額占比達65%以上,凈利潤占比達60%以上,稅收占比達50%以上。 可見,2005年的這一年,川酒在數量、價值、稅收、利潤等方面,都占據了絕對的“龍頭”老大位置,而放眼全國白酒市場,也呈現了萬里江山一片濃的繁榮景象。
這一年,川酒真正站上了時代的“制高點”!成為了時代的印記!
02、今日:“控股”全國,有點“煩惱”!
盛極而衰! 在茅臺高舉高打的名酒戰略下,OEM買斷運營下的五糧液頹勢顯現。 2006年,默默耕耘的“小弟”茅臺,其凈利潤開始超過五糧液。
所幸,國窖1573憑借國寶窖池群優勢,在高端名酒中打了自己的一片天,成就了“雙品牌”下的另一超級單品;郎酒在天寶洞、地寶洞的加持下,以“一樹三花”的狼群戰術,讓行業看到了“群狼所過,寸草不生”的雄心;劍南春以“唐時宮廷酒,今日劍南春”的文化底蘊,在“茅五劍”的大道上砥礪前行;水井坊、舍得挾名酒令天下,在產品梯次攻擊和定位中,形成了自己獨有的優勢。 因此,即使在茅臺一飛沖天的今日,川酒仍然保持了白酒“一哥”的江湖地位,實現了“天下白酒兩瓶有其一”的控股夢想。
據國家權威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白酒行業實現總產量為802.2萬千升,川酒實現產量358.3萬千升,同比增長14%,2019年,川酒產量366.8萬千升,同比增長3.6%,占全國總產量的46.7%,控股全國僅一步之遙。
▏可是,大而不強的“煩惱”,也讓川酒的尷尬有點HOID不住。
另據統計,2018年四川、貴州白酒行業營收分別約2372億元、1080億元,分別占全國白酒行業的44%和20%,但貴州白酒產量僅占4.3%,而營收卻近乎川酒的一半,凈利潤占全行業的43%。
2019年,“六朵金花”的總營收為892.83億元(五糧液:501.18億元;瀘州老窖:158.17億元;劍南春:150億元;郎酒:83.48億元;舍得:26.5億元;水井坊:35.39億元),凈利潤282.62億元(五糧液:174億元;瀘州老窖:46.4億元;水井坊:8.26億元;舍得:5.08億元;郎酒:24.44億元;劍南春無法統計,先以郎酒數據為參照)。而茅臺2019年營收888.54億元,凈利潤405億元。
也就是說,“六朵金花”營收與茅臺不相上下,而其凈利潤僅為茅臺的69.8%。 此外,鄂酒、徽酒、蘇酒、京酒、晉酒都已非昔日阿蒙,洋河以“味道革命”一舉超過瀘州老窖和劍南春,奠定了茅五洋新格局;以營銷出眾的徽酒,以4家上市企業(古井貢酒、迎駕貢酒、口子窖酒、金種子酒)的數量,與川酒平起平坐;汾酒來勢洶洶,緊跟瀘州老窖的步伐不放。
03、川酒之痛:自傲OR自貶?
“千年老窖萬年糟,酒好還得窖池老。”一直以稀缺、高端著稱的川酒,緣何只賣了個“白菜價”,甚至還不如“旁系”的濃香蘇酒。 據2019年的統計數據(出廠價計),單瓶醬香黔酒利潤為50元左右,單瓶濃香蘇酒利潤為9.75元(2018年),單瓶濃香川酒利潤為6.1元左右,僅為醬香黔酒的12.2%,蘇酒的62.6%。
著名營銷專家歐陽劍指出:川酒“老大”當習慣了,就容易陷入自傲、自大,信奉“你若盛開,蝴蝶自來”的偏執理念,從而導致一步步錯失機會。自古以來,川酒就是價值的標桿,只是“消費者為王”的時代,不主動去討好消費者,就會受到消費者的懲罰,價值被錯位就成了實錘。
▏確實,川酒濃香的區位環境、釀造工藝、技術人才等方面,都不應該是現在的價值:
獨有的釀酒環境。四川全年溫和濕潤,四季分明,日照量少,溫差小,極適合于釀酒微生物繁衍生長,酒曲皮薄、菌絲分布均勻、曲香撲鼻,水質清冽,富含適宜的礦物質,呈微酸性,為優質濃香白酒提供了充足的血液。
獨有的工藝與人才。瀘州老窖的濃香型大曲生產工藝,最早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五糧液、劍南春、郎酒、水井坊、沱牌等白酒傳統釀造技藝,也都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四川擁有白酒生產、技術、鑒定等方面最完備、最優秀的人才結構,一大批專家、教授、企業家、科技骨干,在世界上都享有盛名。
獨有的稀缺窖池資源。眾所周知,由于釀造工藝不同,醬香型白酒只要有適合的建廠區域,就可以擴產建廠,5年后就可以形成產能,所以醬香酒的產能增長比較穩健。當然,茅臺等高端醬香酒的“小環境”也是獨一無二的。
而濃香型白酒則不同,5年10年的窖池,根本釀不出高端酒,甚至20年以下窖齡的窖池釀的酒,都釀不出高端酒。20年以上的窖池,雖然能釀出高端酒,但比例少的可憐,低于5%。
所以,信仰物以稀為貴的白酒界,謂至川酒濃香稀缺和高貴,的確是名至實歸。
因此,川酒的價值“標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實實在在的事實。只是在“好酒也要勤吆喝”的年代,地處西南腹地的川酒,在營銷、消費者變化、傳播推廣、文化表達、政府支持等方面稍顯滯后,導致有點迷失自我。
另外,依靠魯酒、蘇酒大量采購原酒而生活滋潤的中小川酒企,在外來原酒需求大量減少,在品牌缺失的環境下,陷入困境,也導致川酒自我競爭,而失去了提升品牌高度的機遇。
04、川酒之興:“王者”歸來,全面啟航!
歸來仍是少年! “川軍”的血性,源于外來強壓迫的大爆炸,川酒也如此!
2017年,在茅臺的引領下,白酒破除“深度調整期”迷霧開始復蘇,川酒振興計劃提上議事日程。
2018年8月,四川省委十一屆三次全體會議明確提出,大力實施“川酒振興”計劃,使“六朵金花”重放光彩,并將白酒產業列入全省“5+1”現代產業體系組成部分和16個重點產業領域加以扶持發展。
2019年7月,代表川酒腰部力量的“十朵小金花”正式啟航,豐谷、文君、三溪、古川、小角樓、敘府、江口醇、仙潭、金雁、玉蟬成為了川酒新名酒的代表。
全面振興的三年來,川酒臥薪嘗膽,不再隱瞞“病痛”,而是直視短處、有的放矢、全面啟航,交上了一份令人矚目的成績單: 2017年,五糧液營收301.86億元,凈利潤96.73億元。2019年五糧液營收501.18億元,爆增166%;凈利潤174.02億元,爆增179.9%,凈利增速快于營收增速13個點。而茅臺2017年營收582億元,凈利潤270.79億元。2019年茅臺營收888.54億元,爆增153%,凈利潤590.41億元,爆增218%,凈利潤增速快于營收增速65個點。
▏不難看出,五糧液的營收增速已快于茅臺,而從自身縱向比,五糧液也已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2017年,瀘州老窖營收103.95億元,凈利潤25.58億元。2019年,瀘州老窖營收158.17億元,爆增152%,凈利潤46.42億元,爆增181%,凈利潤增速快于營收增速29個點。而2017年,洋河營收199.17億元,凈利潤66.27億元。2019年,洋河營收231.26億元,增長116%,凈利潤73.83億元,增長111%,凈利潤增速慢于營收增速3個點。
現在看來,瀘州老窖已經實現碾壓洋河增長的目標,重回“茅五瀘”指日可待,而近期瀘州老窖市值超過洋河,就是最好的明證。 郎酒加快上市步伐,斥巨資打造的郎酒莊園,成為了醬香酒中最高的價值“航標”,并有望成為了醬酒第二股。
劍南春穩扎穩打,成為了次高端的茅臺,2019年破150億元的營收,讓業內對其刮目相看。 十朵“小金花”企業2019年營收達69.3億元,增長27.6%,實現利潤4.2億元,增長26.7%,川酒“啞鈴型”結構大為改善。2022年,明確“小金花”企業營收達400億元,其中營收超10億元5戶,營收超20億元2戶。
在此基礎上,宜賓產區、瀘州產區將分別突破1000億銷售大關,五糧液勾儲酒庫技改項目,瀘州老窖10萬噸釀酒技改項目、20萬噸智能化灌裝生產線項目、“高光”計劃,郎酒5萬噸濃香基地建設項目等30個川酒重點項目,都在有序推進,助力川酒振興。
05、川酒一統天下的N種可能?
川酒振興,價值回歸!茅五瀘、茅五劍被重新熱議的當下,川酒到底何時才能繼續一統天下? 無疑,川酒重回“王者之尊”最好路徑,肯定是濃香重新引領白酒價值,也就是五糧液超越茅臺,瀘州老窖或劍南春超越洋河的時間點。
實際上,業內一直有一種聲音:以茅臺為代表的醬香型白酒,其實隱患重重。因為普遍中高端的定價,都是渠道接貨,或者是投資者、富人們奇貨可居的囤積,根本沒有進入消費者的肚子里。而收藏熱也只是茅臺熱,其他醬香酒根本沒進入投資者的“法眼”。而高中低梯次搭配的川酒濃香,雖然表面上看賣了個“白菜價”,但基本上都被消費掉了,渠道壓力沒有那么大。
業內都清楚,這種說法并非空穴來風。尤其是主打“稀缺性”的茅臺,這幾年產能的井噴,更讓這個“炸彈”露出了猙獰之態。因為據茅臺中華“十三五”技改項目產能和相關數據顯示,最快2021年茅臺酒年基酒產量,可能會達到或者突破5.6萬噸。 而收藏、囤積的本質是稀缺,一旦因泛濫而倒下第一塊多米諾骨牌,崩塌的可能不僅僅是茅臺,而是包括川酒濃香在內的整個行業。
▏當然,崇尚高中低“全身運動”的川酒,獲得恢復的時間會更短,此時,川酒便能一舉“逆襲”,再次一統天下。
可是,以茅臺現在的營銷實力和資本實力,對這些風險可能早就了然于胸,定會早早拆掉這些“炸彈”,讓醬香白酒繼續走上健康發展軌道。 因此,川酒一統天下最大的可能,就是濃醬“雙輪”戰略獲得巨大成功后的自然之舉。
眾所周知,天下醬香源于川黔赤水河谷,廣西丹泉為代表的桂派,湖南常德武陵為代表的湘派,山東云門、東北北大倉、北京天安門為代表的“北派”,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所以,在“茅臺熱”引領下的醬香酒席卷之勢下,以郎酒、赤渡、仙潭、十五醬、茅溪鎮醬酒、古川、舍得吞之乎等為代表的川派醬香,獲得大爆發,甚至與貴州醬香酒并駕齊驅,并非完全不可能。
▏屆時,川酒左手川派濃香,右手川派醬香,交相輝映、相互賦能,這樣的川酒,何愁天下不一統?
可見,無論是劇烈的震蕩,還是溫柔的融合,深諳中華儒家思想精髓的川酒,重回輝煌,應該只是時間問題!
難道,這正應了那句網絡熱詞:你大爺終歸是你大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