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年,白酒行業刮起了一股“健康白酒”風,據《中國養生酒發展白皮書》預測:未來五年健康養生酒市場規模將達到500億元,年度復合增長率在15%左右,儼然已成為下一個產業風口,但健康白酒的需求創新卻還在培育中。因此,要做好健康白酒,還需正視產業面、戰略面、工藝面、產品面、品類面、消費面七個層面的問題。
產業面問題——平穩培育是關鍵
健康白酒作為一個被消費群體廣泛接受的概念到底健康在哪里?對于白酒行業的“健康白酒”這股風,我們認為這確實觸摸到了消費者的消費需求,比如白酒的降度、口感更舒適、不上頭、因為原料的健康化推動酒體的健康化等等。但與此同時這個健康白酒的需求創新本身也在培育中,未來最大的障礙是一個好的產品還沒有被培育成熟就已經被一窩蜂的產業熱浪給玩壞了。所以,從產業發展的角度看“健康白酒”未來的發展平穩培育是關鍵,切記整個行業都殺雞取卵。
戰略面問題——緊隨消費者需求
在過去的30年里,普通消費者對一瓶好酒飲后體驗定義“醉的慢、醒的快、飲后不上頭、醒后不口干”就這么簡單直白。這個需求的背后是低醉酒度的需求,也是綿柔、淡雅、口感舒適的需求,這是洋河推出綿柔、古井推出淡雅都獲得空前成功的原因。
未來30年,消費者在“低醉酒度白酒”的基礎上增加“健康因子”喝酒更健康,更健康的喝酒成為主流需求。未來30年消費者對一瓶好酒的定義是:“醉的慢、醒的快、飲后不上頭、醒后不口干”+“針對性飲用健康”,而“醉的慢、醒的快、飲后不上頭、醒后不口干”是基本條件(起步條件);“針對性飲用健康”是核心訴求,這也符合國際大健康產業發展的導向。從戰略上看,緊盯消費者消費訴求和消費群體變化是企業戰略的重點。
工藝面問題——植物養生更健康
健康白酒品類與工藝創新需要解決三大命題:一是釀造工藝;二是原料定義;三是指標標注。
工藝上要解決產品的技術問題,譬如純植物健康原料釀造技術、植物萃取技術、植物浸泡技術完全不同的工藝標準問題。原料上要定義藥食兩用的原料都具有健康屬性,健康因子指標標注是目前傳統白酒和“健康白酒”都面臨的指標空白。一瓶健康白酒可以不講它有什么功效!但是如果一瓶金銀花酒可以標注抗菌消炎的健康因子成分含量是多少;一瓶茶酒可以標注“茶堿、茶多酚”等“健康因子”的成分含量是多少,那這個健康酒品類就是做實的健康酒品類。就像天然礦泉水里面要標注“鈣鐵鋅硒”微量元素的的成分含量;牛奶里面標注蛋白質含量一樣的清清白白,他不用說自己多健康,這個產品的健康因子明明白白,產品的獨特屬性不言自明。
產品面問題——聚焦資源做單品
一說到健康白酒,很多企業就會想到很多原料型品類,譬如蟲草、人參、.瑪咖、桑葚、玫瑰、金銀掛、菊花、綠豆、茶葉、什么都可以做了!但其實并非如此,對于多數中小企業來講,現在一個品類里面獲得品牌產品型成長機會和突破是十分重要的,F在看,一個企業同時推動多個新品類同時成功的案例真的不多,但是分步驟的聚焦資源做單品突破這個產略是可行的。
品類面問題——做實健康酒品類
多年以來,飲料行業的產品創新都是基于原料化的創新來實現品類創新的。原料品類創新要素,圍繞產品生產原料的變化形成細分品類代表。原料品類核心要素特征:基于產品生產原材料本質改變的新品類定義。白酒行業屬性下的保健酒、藥酒、黃酒。而在以原料和功能屬性為品類創新原點的“健康白酒”領域里面,讓酒類的品類創新具有與飲料相同創新軌跡的可能性。有這個基礎,未來釀造原料變化帶來的功能理化指標變化的“做實健康酒品類”的品類細分創新路徑就清晰可見;ň破奉惱锩鏁懈鞣N花酒;茶酒品類里面會有各種茶酒;果露酒里面會有各種果酒;健康白酒的品類空間被全面打開,中小企業的創新成長也充滿希望。
市場面問題——切割白酒主流價位
在總結毛鋪苦蕎成功的案例時,黑格咨詢研究發現毛鋪苦蕎有兩個重要的成功因素:一是通過原料屬性的變化強化健康養生特性,但仍然是白酒屬性;二是在操作中緊緊圍繞主流白酒品牌的核心主流價格帶進行市場價格切割,緊盯65元、128元兩個主流消費價格帶進行重點培育并獲得重大突破。
消費面問題——傳承白酒的屬性
黑格咨詢研究推動的“健康白酒”概念之所以強調“健康白酒”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面對消費者需求的洞察,即有健康因子的酒類產品消費中要圍繞“白酒”品類來做產品。它必須是一個有“健康因子”的“白酒”,市場上才有廣泛的消費認知和消費心智。在感官上,90%以上符合白酒的特征,傳承白酒的屬性上增加“健康因子”是非常重要的市場消費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