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在湖南吉首市武陵山大劇院舉辦“酒鬼酒建廠六十周年慶祝大會”暨“2016年經銷商大會”,著名營銷專家、盛初集團董事長王朝成在大會上做了精彩演講,以下是演講實錄。
國內酒行業未來的弱復蘇
2015年春糖期間,我對國內的酒行業做了趨勢預測,稱之為“弱復蘇”。我說,未來幾年中國的酒行業會呈現出弱復蘇的趨勢。
什么叫弱復蘇呢?
第一,復蘇的力度比較弱。從近兩年所有上市公司的報表來看,業績比較好的漲幅一般在15%、25%,比較差的到了-1%甚至-5%。實際上,主流上市公司的業績漲幅在0%-10%之間,也就是10%以下。從這里可以看出復蘇的力度是非常非常弱的。
第二,酒行業復蘇的時間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我們不認為中國這一輪的復蘇會像03年那樣的復蘇時間那么長,03年有一個復蘇,一共復蘇了十年,十年酒業黃金期。但2015年這一輪的復蘇很有可能是一個振蕩,搞的不好沒幾年又會掉下來,這是有可能的。
原因有很多,既有中國人口基數的問題,也有消費心態的問題,還有宏觀經濟的不確定因素,也有機構的采購模式發生變化等原因。所以整個中國酒業未來的趨勢首先是弱復蘇,不要被未來的發展空間,行業的市場形勢有極為過高的、不切實際的預期。
國內酒行業未來的強分化
過去中國酒行業復蘇的現象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所有企業好起來,大家都好;不好,大家都不好。上市公司買酒的股票在過去十年的酒業投資中是可以傻瓜購買的,所謂傻瓜購買的方法很簡單:一攬子買。
我們國家有很多著名的機構在酒行業賺了很多錢,抓錢的方法就是買入這個行業,買入的方法就是按照市值的比例買入這個行業的股票。
但2013年這輪調整之后,中國酒行業的形勢變得更加復雜了,F在根本就不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情況。有些企業非常好,有些企業非常壞。
像茅臺這樣的酒企已經有3000多噸的市場,還能增長15%、20%的收入,這在全世界也是絕無僅有的,非常龐大,但是像安徽金種子這樣的企業,這兩年已經下降了,另外還有幾個上市公司,也是下降了。
上市公司的分化非常明顯,其實很多未上市的分化更加明顯。整個酒行業形式是什么?就是好的越好,差的越差,馬太效應越來越明顯。
為什么每一輪周期調整都是讓馬太效應更明顯?
首先,優質的企業在周期結束的時候,它的資本效益更高,它的品牌更受人關注。人受教育的程度越來越高,同樣的收入,受教育程度越高,品牌化消費能力越強。知識結構的變化,中國受教育程度的提升讓年輕人的品牌化消費意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加,這跟世界的趨勢是一樣的。
其次,信息的不對稱。過去的信息是不對稱的,我們在一個小地方,可能就當地的酒知道,外邊的酒不知道,F在,互聯網信息如此發達,世界是平的,所以消費者品牌化就很強。
所以馬太效應就是為了變得越來越有意義。這就是品牌化導致的強分化的內在原因和動力。
如何應對未來幾年酒行業的弱復蘇、強分化
弱復蘇顯示了未來的酒業形勢仍然有很大的壓力,我們的企業高管在制定業績指標時要考慮到實際情況。去年有很多企業重新再提百億目標,壓力非常大,基本上增速不達預期。
所以未來的趨勢跟你的增速目標要相關,你不能定一個完全脫離行業實際的目標。弱復蘇這個詞已經成為中國政府到行業主管機構以及各大酒廠主要提的行業趨勢的一個題目。
強分化,就是一定要抓住機遇,對于中國現在57個主要的品牌,未來3到5年,你這個牌子還能夠在未來中國酒業存在下去的關鍵期。這一輪結束之后,搞不好中國酒行業的牌子只剩下30個。我們講30個是比較理想的狀態。
弱復蘇、強分化,是我針對近幾年酒行業的發展所做出的對未來幾年酒行業發展趨勢做出的論斷,明年春交會,我們對未來三年的趨勢還會有新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