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茅臺醬香系列酒的高增長已經成為白酒行業發展標桿,備受行業矚目。到底是什么讓醬香系列酒如此強勢?作為醬香系列酒發展的親歷者,為大家深度解密醬香系列酒高增長背后的那些事兒——市場運作的三大模式。
區域聯動的大商區域化
代表區域:河南、廣東等
作為醬香系列酒最早進入的市場之一,河南市場是醬香系列酒傳統優勢市場,其最大特點就是大商較多,年銷量50噸以上經銷商超過10家。這些大商擁有較強的渠道掌控力和完善的分銷網絡。在河南市場運作中,其核心在于挖掘大商的增長潛力,注重大商資源優勢和渠道優勢的整合,實現區域市場的聯動發展。
在2016年市場運作中,河南省區以大商區域化為主線,聚焦茅臺迎賓酒、漢醬等系列酒產品,以鄭州為戰略制高點,布局許昌、平頂山、洛陽、周口和南陽五大核心地級市場,每個地級市場著重培育2—3家核心經銷商,打造百噸級市場,形成五大地級市場聯動。在核心市場運作中,省區著力引導經銷商對分銷網絡的完善和核心渠道的掌控,打造壁壘式地級市場。以六大市場為核心,帶動周邊區域聯動發展。
2016年,河南市場布局威力初顯,形成鄭州、周口、洛陽、平頂山、許昌、南陽六大百噸級市場,帶動駐馬店、開封、新鄉、濮陽等市場實現50噸銷量突破,初步形成河南市場萬馬爭先的局面。
優化布局的大商小商協同化
代表區域:山東、貴州等
在山東市場,以山東新星為代表的大商擁有絕對優勢,處于市場主宰地位,其勢力范圍突破區域限制,覆蓋山東全省。但另一方面山東市場小商林立,主要以縣級經銷商為主。在市場運作中,小商與大商之間的合作與對抗關系讓市場矛盾不斷升級。山東省區從市場實際出發,以夯實醬香系列酒消費基礎為前提,根據大商小商的特點進行區隔性引導,實現大商小商良性互動。
確立一個前提:保護各級經銷商積極性,推進省區目標任務達成。確立大商的主流地位,充分發揮大商規模優勢,實現醬香系列酒面的覆蓋,引導大商進行市場基礎建設。加強對小商的引導,充分認知自我優勢,打造小區域高占有市場。
開辟第二戰場:在充分發揮大商規模優勢的基礎上,加大對小商的引導,充分發揮小商的本地化優勢,市場運作以核心終端和核心消費者為中心,牢牢掌控本地優勢資源,形成獨具特色的精細化本地市場運作。
執行三大原則:價格原則:設置價格紅線,所有人不得觸犯;核心原則:市場運作圍繞核心終端和核心消費者展開,推進醬酒核心消費群的建立;精細運作:推進市場精細化運作,夯實醬酒消費基礎。
醬香系列酒在山東市場發展不平衡,其核心市場基本集中在魯中地區。隨著2016年市場工作推進,山東新星、威海家家樂等大商發展依然強勁,并涌現出利津、平度等30噸縣級市場,形成山東市場大商小商協同發展的百花齊放。
渠道深耕的經銷商渠道化
代表區域:上海、北京等
上海市場經濟發達,消費能力強,渠道網絡發達。在市場運作中,上海因地制宜,推動渠道分級,分渠道進行經銷商優化布局,打造專業型渠道商。
以海煙、茅五劍為代表的經銷商專業運作KA賣場渠道,狠抓節假日促銷及核心終端氛圍營造,實現商超渠道價格標桿和消費引導。以巨信、線加下為代表的經銷商專業運作流通渠道,注重與消費者互動,加強核心終端建設和核心消費者培育,實現上海市場面的覆蓋和深度營銷。以源浦為代表的經銷商布局上海B/C類商超,以終端氛圍營造和消費互動實現產品突破,擴大醬香系列酒影響力。
目前上海市場已基本完成商超渠道、流通渠道布局,已經出現100噸級經銷商4家,50噸級經銷商3家,基本完成上海市場精細化布局。
作為中國中低端醬酒的行業擔當,醬香系列酒不斷探索醬酒區域運作模式,為醬香型白酒發展注入無限活力。隨著2017年的到來,醬香系列酒必將掀起一場白酒消費新革命!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