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為您放送中國酒業人士精彩觀念集錦!拒絕盲從,不掩犀利,因為獨立,所以客觀。這里是佳釀網【酒業最大聲】!!!
“為了公司股票能夠在資本市場上正常交易不被退市,公司會積極努力,哪怕是賺一塊錢也爭取扭虧。”
——史上最嚴退市制度出臺,虧損酒企將承壓,水井坊表示,公司將積極調整爭取業績好轉。水井坊預計2014全年累計凈利潤仍為虧損,而根據相關規定,如2014年水井坊業績仍為虧損,其股票在2015年將會被*ST。
“控量保價才是中國白酒的未來”
——在11月17日召開的古井貢酒股東大會上,董事長梁金輝表示,降價放量會對白酒的品牌產生較大的沖擊,保價,是古井貢酒今年的整體思路之一。就在不久前,一份貴州茅臺經銷商會議紀要在微信朋友圈中火爆傳播,重申茅臺控量保價的決心。
“堵不如疏,與其封殺“1919們”,不如思考在消費者主權時代如何利用電商渠道追求共贏。”
——《新食品·中國酒業報導》總編輯肖銘評茅臺會議紀要。剛剛結束的“雙11”中,因多家名酒企業發公告點名電商平臺而引發的“維權”爭端尚未塵埃落定,1919又被茅臺點名“封殺”。網上盛傳的茅臺高層11月19日會議紀要顯示,茅臺對電商的管理將執行兩點要求:一是“凡不經銷售公司同意的向電商供貨,一經查實,即行處罰”;二是“凡向某電商(1919)供貨立即解除合約,不管賣的什么價格”。
“明年可能會迎來中小型酒廠特別是基酒廠并購重組的高潮。”
——近日,有關“茅臺鎮國珍酒業破產”一事引發業內對酒企生存狀況的高度關注。白酒資深專家肖竹青表示,各大酒廠前幾年新增窖池目前開始釋放出巨大的產能,不再需要外采基酒;受高粱價格下跌影響,前幾年高價高粱釀造的基酒目前沒有價格競爭力;在高端酒不好賣的同時,對調味基酒的需求也減少了。這些因素的存在,基酒企業的日子都不好過。
“其實臨邛酒廠停產只是個案,我們邛崍的酒企整體很健康。”
——邛崍市經信局局長、邛崍市酒業發展促進會秘書長謝平如是說。四川酒企發展情況近期引起業內人士高度關注,謝平表示,邛崍酒企在白酒行業深度調整時期,把握機會不斷創新升級,已經形成了特色產業集群。他向記者出示一組數據,今年前三季度,邛崍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14.34億元,同比增長17.9%;主營業務收入13.8億元,同比增長7.4%。其中,年產值達到2000萬以上的有25家,達到百萬元的有79家。
“好酒也怕‘廣告的巷子’太幽深。占領市場唯一的辦法是占領老百姓的心,公款支撐的白酒繁榮時代已經終結,再想依靠央視這棵大樹去乘涼,也只能自己抱著酒瓶子在‘樹蔭’下醉醺醺地喝悶酒了。 ”
——在央視2015年黃金資源廣告招標大會上,廣告大戶部分選擇“隱身”,而是私下簽約,在“隱身”的名酒企中,瀘州老窖拿下了“新聞聯播提示收看廣告”、汾酒拿下“晚間新聞報時組合廣告”,已公布成為央視廣告商的白酒企業還有洋河、郎酒、五糧液、紅星等。千龍網評刊發郭元鵬文章表示,曾經的央視廣告大戶,也要“隱身”,一方面是由于行業處于低谷,另一方面擔心鋒芒太露。
“這個其實就是果汁加酒,但是酒精度很低,一般只有3.8%到5.0%,有多種水果口味可以選。”
——在新安一家超市,正在選購預調雞尾酒的李小姐對記者表示,現在她和姐妹們聚餐基本都喝預調雞尾酒,不僅包裝好看、價格也不高。
“從消費總量上看,2014年中國人喝了540億升啤酒,名列榜首,這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歐睿信息咨詢發表了一份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在調查的80個國家中,人均喝啤酒最多的國家是捷克,每人一年要喝143升。中國的啤酒消費總量雖然排在第一位,但是,人均啤酒消費量僅為4升。
“目前澳洲對華出口葡萄酒關稅為14%,澳洲葡萄酒價格本身并不高,實施零關稅之后對其價格影響不會太大。”
——中澳兩國新簽署的中澳自貿協定將在未來十年內逐步減輕各項稅目,其中對華出口葡萄酒的關稅調整政策尤為搶眼。據悉,2015年4月起,澳洲對華出口葡萄酒關稅將實施逐年遞減,2019年將實行零關稅政策。
“美國葡萄酒生產商和葡萄酒消費者都偏愛天然軟木塞封瓶的葡萄酒。 ”
——加利福尼亞州軟木塞質量委員會(CQC)發布了一項調查報告,報告顯示,采用軟木塞封瓶的優質葡萄酒的銷售增長率為29%,而采用人造瓶塞或螺旋蓋封瓶的優質葡萄酒銷售增長率則僅為9%。
“作為酒商,2014年份期酒是調整價格、讓市場知道波爾多好酒歸來的好機會。”
——波爾多葡萄酒行業協會副主席Maison Sichel表示,受歐元匯率影響,波爾多期酒價格有可能減少30%,這將刺激市場需求。
【特別聲明】
精彩觀念來源于微博、微信朋友圈以及媒體刊發以下評論文章:《CQC:采用軟木塞封瓶的優質葡萄酒銷售增長率為29%》紅酒世界網;《預調雞尾酒商超“受寵” 白酒紅酒忙促銷》新安晚報電子版張大為;《酒美網CEO呂意德:零關稅對澳洲葡萄酒價格影響不會太大》北京商報作者:劉一博;《水井坊:爭取扭虧不退市》證券日報作者:夏芳;《梁金輝:控量保價才是中國白酒的未來》證券時報作者:童璐;《原酒企業迎來并購潮面臨“生死劫”》中國資本證券網作者:夏芳;《價格下行刺激對波爾多期酒的需求增長》北京商報;《央視標王不是白酒的救命稻草》千龍網評作者:郭元鵬;《2014年中國人喝了540億升啤酒》參考消息網;《臨邛停產只是個案 白酒行業整體逆勢增長》華西都市報;《堵不如疏,“1919們”封殺不住》文/《新食品·中國酒業報導》總編輯肖銘。
特別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