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備受關注的首屆“第一坊金逸獎”評獎結果在上海揭曉。享譽全國的藝術界泰斗,著名藝術家靳尚誼獲獎,同時獲獎的還有著名藝術家羅中立、余友涵、楊佴旻,這三位藝術家分別獲得了“第一坊金逸獎”的提名獎。全國著名的作家兼書畫家賈平凹獲得“第一坊金逸獎”的藝術貢獻獎,這是為對繪畫藝術做出卓越貢獻的非職業畫家專門設置的獎項。
“第一坊金逸獎”由水井坊發起,并與著名藝術家和藝術機構共同設立,希望能夠通過發現和表彰一批優秀的本土藝術作品和藝術家,鼓勵支持現代中國藝術創作,推動國內藝術事業和美學文化的長遠發展。“第一坊金逸獎”獎杯由國際著名藝術家丁紹光親自設計、由老鳳祥兩位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張京羊與張心一親自領銜把關制作,該獎也是迄今為止,中國繪畫藝術類金額最高的獎項。除了發起“第一坊金逸獎”外,水井坊還獨家贊助了以“堅定文化自信 提升文化軟實力”為主題的第二屆中國互聯網藝術大會。
靳尚誼、賈平凹等獲獎 致敬藝術大家“金逸”精神
原中央美院院長靳尚誼憑借在藝術領域多年的耕耘和極高的藝術成就成為首個獲得“第一坊金逸獎”的藝術大家。今年87歲高齡的靳尚誼先生,在美術創作與教學領域已耕耘70余個春秋,他的藝術主張和藝術探索培養和影響了一代中國油畫家的成長。作為20世紀油畫中國學派的重要開創者,幾十年來靳尚誼潛心研究歐洲古典學院派的油畫藝術,把西方的油畫形式和中國文化精神完美結合,創作了大量令世界矚目的藝術佳品。
獲得“第一坊金逸獎”后,靳尚誼表示:“第一坊金逸獎的創立是對中國藝術發展的激勵和推動,希望這個獎能夠長期設立下去,越辦越好。”
藝術貢獻獎獲得者賈平凹是中國著名作家,憑借《廢都》、《秦腔》等作品斬獲了施耐庵文學獎、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等無數大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賈平凹開始拿起了毛筆,此后,他便開始了數十年的堅持。正是這樣的堅持和認真,讓他的書畫逐漸自成一家,既有形又無形,既敦厚又酣暢,既蒼茫又質樸,既是作家又是書畫家,在文化藝術領域都取得了極高的成就。
獲得“第一坊金逸獎”藝術貢獻獎后,賈平凹表示:“第一坊金逸獎藝術貢獻獎的獲得會給我一份自信,也給我一份力量,讓我在以后的日子里進一步向藝術的更高成就靠攏。”
靳尚誼、賈平凹與本次“第一坊金逸獎”提名獎的其他三位獲獎者羅中立、余友涵、楊佴旻,都在各自的藝術領域中有著數十年的積淀,用對藝術的執著不斷追求實現更高的藝術成就,致敬極致美學,也都從各自的領域對國內藝術事業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頒獎現場,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代表副董事長、首席執行官朱鎮豪先生對獲獎的藝術大師表示了祝賀。他表示水井坊設立“第一坊金逸獎”,希望能激勵更多藝術家追求“金逸”精神,推動更多的藝術工作者投身藝術創作當中,展現中國多元、燦爛且富有活力的藝術文化魅力。
藝術名家廣泛參與,30位藝術大師簽約水井坊
“第一坊金逸獎”名字源于中國傳統文化對繪畫藝術的分級評價,傳統認為畫有四品:能品、妙品、神品、逸品,這“逸”代表繪畫的最高境界,第一坊則代表了發起方水井坊,擁有“中國白酒第一坊”之稱的水井街酒坊及其開拓創新的品牌精神。
該獎項旨在致敬和維護中國稀缺和值得敬佩的人文資產,推動藝術創作的創新和繁榮發展,將最優秀的中國藝術家及其作品評選和展示出來。首屆第一坊金逸獎匯集了諸多藝術名家參加,在中國藝術界反響熱烈。為了確保評選過程及評選機制的專業性和權威性,該獎項成立了“第一坊金逸獎委員會”獨立開展評獎,評委由全國著名的藝術家、美術評論家和美術史研究專家組成。
在頒獎晚宴上,以寧鋼、孟樹峰為代表的30位國內頂尖藝術大師與水井坊正式簽約,他們憑借自身過硬的藝術創作天賦和能力,為傳承和創新中國傳統技藝做出了杰出貢獻。這30位藝術大師將擔任水井坊簽約藝術家并與之開展深度合作,讓白酒和藝術進一步碰撞,創作出更多值得典藏的作品,賦予高端白酒更多可以打動人的價值和情懷。
共創美學平臺,未來持續助力國內藝術發展
提到“第一坊金逸獎”的創立初衷,朱鎮豪表示水井坊創立“第一坊金逸獎”看似偶然,其實本質上還是水井坊釀酒大師追求極致品質和藝術追求極致美學的精神內核契合的必然結果。水井坊誕生在天府之國成都,一座充滿生活美學的城市。在這里,釀酒大師們精益求精,追求品質,以美學精神釀酒,釀造了開創高端白酒的水井坊井臺系列、受矚目的博物館一號,以及擁有陳、香、圓、潤高端品質的“水井坊·典藏”,由內而外,盡顯酒中美學特色。水井坊首席市場與創新官周苑忻也表示,追求美、追求藝術的人都有“金逸”的精神,希望生活有更多美好,水井坊希望與藝術家們一起在釀藝、文化和美學中間,推動藝術與生活的聯系,創造出更多值得典藏的藝術和美學,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年以來,水井坊與一系列文化藝術類項目,如非遺節、國家寶藏、國際詩歌周等建立起合作,本次創立“第一坊金逸獎”也標志著水井坊在文化藝術領域的進一步發力。未來水井坊將攜手更多藝術人士,將第一坊金逸獎打造成一個更好的支持和維護我國最稀缺和值得敬佩的文化美學的平臺,持續支持中國藝術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