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舊世界的劃分對不對?
我個人對這種劃分既有贊同的一面,也有反對的一面。其實,任何劃分本身都是不徹底的。舊世界也要與時俱進,新世界也要傳承文明,兩者都必須在繼承中演變。
新世界和舊世界兩者內核的區別到底是啥?舊世界是守舊的?新世界是潮流的?其實只能說各有千秋,沒有孰優孰劣。都需要在各自的土地上,依托自然氣候和社會文化土壤來不斷前行。
如果這樣,這種劃分的意義又何在?新世界也在學習舊世界,舊世界也在學習新世界,兩者其實是不斷在融合的。
然而最苦的反而是中國。幾十年來,我們一直在學習舊世界的權威風格,照貓畫虎;近年來,我們也開始青睞新世界的做法。但最后,但我們既做不到舊世界的厚重,也沒弄出新世界的甜美,最后我們到底是誰?
2、如果中國屬于古文明世界,意味著什么?
在文章的結論中這樣寫到:“因此,無論從葡萄酒的起源,還是從中國連綿不斷且不斷發展的葡萄酒文化以及中國葡萄酒在當今世界上的地位分析,在全世界葡萄酒大家庭中,葡萄酒三個世界應為:以中國、格魯吉亞等遠東國家為代表的“古文明世界”、以法國、西班牙等歐洲國家為代表的 “舊世界”、以美國、澳大利亞等原歐洲海上霸主殖民地國家為代表的“新世界”。
問題的關鍵是,古文明世界到底意味著什么?僅僅意味著我們的葡萄酒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意味著我們是世界葡萄酒璀璨文化的創造者?意味著中國在世界葡萄酒舞臺上的曾經地位?
通過挖掘歷史來推論中國葡萄酒的過去,本身沒有錯誤,但最關鍵的是,當我們為此事做定義的時候,他意味著什么?對現在和未來中國葡萄酒有何啟迪和要求?讓人們如何理解并應該怎樣去踐行?
3、中國葡萄酒的文化定性,對世界有何影響?
找尋過去的輝煌是有必要的,溯源也是有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走向未來?如果古文明的格魯吉亞還在固守傳統釀酒的方法,而我們這個古文明世界的中國,卻大肆地學習法國乃至學習澳洲等眾多的新舊世界的國家。那么,這種文化定性怎樣來指導我們的走向?
我們可以追求定位本身的重要,但我們更要追求由此帶來的推動成長的動力因素應該是什么?古文明世界的定義,是否要為中國葡萄酒找到釀造工藝和方法上的獨特?是否要為中國葡萄酒的風格做出借鑒和要求?
中國葡萄酒在未來的世界舞臺上,應該扮演什么角色?如果是古文明世界,我們應該告訴世界什么?我們要表現出什么?我們應該以身作則的是什么?
4、中國葡萄酒是舶來品嗎?
我們一直都在說葡萄酒是舶來品,包括絕大部分的行業人士。消費者更是篤信這一點。按照文章的了解和分析,顯然,中國葡萄酒歷史悠久,文化深厚,中國葡萄酒不僅不是舶來品,反而應該是國粹。只不過出現了斷層和脫節,出現了衰落。但這又是為什么?是偶然還是必然?
從這個意義上,我們是否應該呼吁民眾、喚醒民眾,葡萄酒不是舶來品,相反,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歷史情懷。中國葡萄酒未來屹立于世界葡萄酒舞臺,不應該再去盲目崇拜其他葡萄酒強國,而應該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葡萄酒發展之路,釀造出具有中國風格特點的葡萄酒。
既不是“舶來”,也不是“拿來”,那我們就應該向世界輸出我們的主張,我們的價值觀,我們的向往,我們的優秀質量的、有特色的產品。
5、如果中國是古文明世界,為什么我們沒成葡萄酒強國?
姑且不去論證葡萄酒起源于哪里,因為最終誰都搞不明白。歷史的記錄會不斷被改寫。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人類誕生之初,我相信不是吃糧食長大的,一定是野果在先。而野果一定具備自然發酵的條件,自然,最原始的葡萄酒就會在自然中誕生。歷史和考古只是在遺留的痕跡中推論和猜測。
如果我們是古文明世界,但我們為什么幾千年來,沒有發揚光大,反而湮滅在歷史中?這其中一定是有著重要的原因的。
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任何一種命運歸根到底都是文化屬性的產物。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這是規律。商業也不例外。
國外的“刀叉文化”和中國的“筷子文化”截然不同。國外的那一套葡萄酒配餐,適合我們嗎?當我們僅僅大談國外的葡萄酒文化并奉為圭臬時,我只能看到“狹隘”。
中國的圓桌文化,大家主張歡樂和諧,甚至主張干杯盡興,這和西方的方桌文化完全不同,一人一份,獨處靜飲,這就是紳士風范嗎?這只不過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文化屬性所帶來的結果。而這,對酒的認識和選擇又怎能相同?
而中國的氣候、中國的風土與國外也有著很大的不同,只不過我們往往不是想學習,而是在模仿、參照甚至抄襲。
工匠精神不僅是強調精益求精,更重要的是用何種方式演繹出自己的靈魂,堅守自己的原則,做出自己的特色。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談到中國的傳統文化,表達了自己對傳統文化、傳統思想價值體系的認同與尊崇。2015年5月4日他與北京大學學子座談,也多次提到核心價值觀和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并對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堅定信心。習近平指出:“我們要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還有一個文化自信”。
其實,我最欣賞李華教授等人此次關于古文明世界定義的,不是定義本身。而是對文明的自信。至少我認為,自信才是當下支撐中國葡萄酒未來的最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