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晚間,青島啤酒終于披露,擬以8.229億元收購三得利中國持有合資公司的50%股權,坐實三得利退出與青島啤酒合資的公司的傳言。
先來看看這次收購的內容。
根據青島啤酒公告稱,公司與三得利中國于10月18日在上海簽訂《框架協議》,本次收購主要涉及兩家公司,包括事業合資公司以及銷售合資公司,前者擁有10家生產性子公司,遍及松江、揚州、宿遷等多個地方,后者擁有5個子公司。同時,三得利中國將許可目標公司及其子公司按雙方約定的方式、區域以及許可使用期限內獨占使用“三得利 SUNTORY”商標和技術。
根據雙方此前的約定,三得利中國本來在該公司董事會中占有多數席位,這次交易后,青島啤酒將全資擁有這家公司。
對于這次交易定價的設定,青島啤酒啟用了兩家審計機構,經畢馬威審計的事業合資公司凈資產為26.58億元,經普華永道審計的銷售合資公司凈資產為 -13.27億元,兩家公司合計凈資產13.31億元,而經青島天和評估的事業合資公司的資產評估值為28.54億元,銷售合資公司資產評估值為-6.16億元,總計22.38億元。13.31億元和22.38億元,審計的凈資產和資產評估價值相差超過三分之一。
對于交易價格的確定,青島啤酒稱,“交易的定價參考了多個可比交易的市場價格,并結合了目標公司及其子公司經審計的賬面凈資產和資產評估結果,最終與交易對方協商確定。”而本次交易,將會對青島啤酒有一定影響,若按2015年6月28日的結果初步估算,交易整體上將影響公司合并報表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權益減少約3.4億元,占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約2.2%。
青島啤酒認為,交易可消除原來事業合資公司和銷售合資公司之間的持續關聯交易。同時,將進一步增強一體化運營能力,發揮協同效應,提升公司資產的整體運作效率。
不管青島啤酒收購價格是高是低,更值得關注的是三得利,這家日本飲料巨頭的決策。該公司擁有清涼飲料、啤酒、威士忌、利口酒等多個業務品類,是日本的巨無霸。但這次退出合資公司后,則意味著它在啤酒領域幾乎完全退出中國市場。外媒報道,三得利中斷合作之后,將把經營資源集中于成長領域的洋酒和紅酒。
三得利的退出,其實便是中國啤酒價格戰的直接結果。這家日本巨頭,早在1981年即已進入中國市場,是日本廠商中進入中國最早的企業,并以銷售中低價格產品擴大了市場份額。在2000年前后的上海,該公司曾擁有5成市場份額,隨著中國啤酒市場越發集中,三得利在2012年開始選擇與青島啤酒合作,這種聯姻,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傍大款”,因為青島啤酒已經是國內市場份額第二大啤酒商,而三得利的主戰場華東市場,也是百威英博、華潤雪花的必爭之地。
中國,擁有全球啤酒四分之一的消費量,但國產啤酒的噸酒利潤卻低。以中國進口啤酒和出口啤酒單價為例,2014年12月,中國出口啤酒單價為694.86美元/千升,進口啤酒單價則為1228.78美元/千升;今年1月,這一數字分別為681.07美元/千升和1183.29美元/千升——從數據來看,兩者單價相差近1倍。
即使三得利在回應退出也這樣表示,“與青島啤酒繼續合資經營無望取得較大增長。”根據青島啤酒的審計報告披露,收購的兩家子公司,截止2015年6月28日,經畢馬威審計的事業合資公司凈利潤為944.93萬元,經普華永道審計的銷售合資公司凈利潤虧損1.28億元。也側面可見目前合資公司的狀態。
不過,啤酒專家方剛認為收購對青島啤酒有利。他向中國酒業并購圈表示,這讓青啤加強了對上海、江蘇市場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