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無論是市場一線還是資本市場都十分火熱的白酒板塊,啤酒業顯得較為沉寂,即使剛經歷完一個夏天的銷售旺季。不過,經歷了產銷量連滑3年后,2017年上半年,我國啤酒行業總產量終于迎來小幅回升。
從2014年開始,國內啤酒行業產量4921萬千升,同比下降0.96%。這是10多年來,啤酒行業產量首次出現負增長。2016年,國內的啤酒產量達到4506.4萬千升,同比小幅下滑0.10%。
與行業數據對應的是,我國啤酒上市公司業績整體下滑。其中華潤雪花2016年營收雖然略有增長,但凈利潤僅6.26億元,同比下降6.04%;燕京啤酒自2014年以來連續3年營收下滑,去年營收下降7.70%,凈利潤接近“腰斬”;青島啤酒、惠泉啤酒等業績均出現大幅下滑。
數據顯示,2017年7月,國內啤酒總產量達515.5萬千升,同比增長1.6%。今年1月~7月,啤酒累計產量2781.7萬千升,同比增長0.8%。截至8月30日,華潤啤酒、燕京啤酒、青島啤酒、重慶啤酒及珠江啤酒這五家上市公司已發布半年報。其中除重慶啤酒營收緩降2.82%,其余四家上市公司均實現營收與凈利雙雙上漲。
有行業聲音認為,如今行業數據及企業業績均出現拐點。但啤酒行業到底是“觸底反彈”還是迎來“復蘇曙光”,各方看法不一。
昨日,某知名國內啤酒企業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從我們的觀察來看,從去年8月到今年8月,行業數據呈現可延續性增長。各主要企業的半年報也可驗證啤酒銷量在逐步回升,可以證明行業是在朝著正向發展。”
不過,與前述觀點不同的是,有業內人士指出,盡管2017年上半年行業出現復蘇,但只能視其為經歷3年下跌后的“觸底反彈”。啤酒產業專家方剛對記者表示,啤酒行業經歷3年的下滑后,下滑空間已經不大,如今出現反彈很正常。中國酒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兼啤酒分會秘書長何勇也表示,今年上半年啤酒產量小幅回升是觸底反彈的結果。
同時,多位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行業回升時間過短,增長態勢是否可持續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