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白酒企業紛紛曬出半年業績報告之時,葡萄酒上市公司的半年報也相繼出爐。8月28日,國內著名的葡萄酒企業張裕以及長城母公司中國食品相繼發布半年報。
張裕方面半年營收27.67億元,同比增長0.51%,凈利6.7億元,同比降低3.77%,中國食品酒品類方面,實現營收13.81億港元,同比增長7.5%,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酒品類中包括了長城葡萄酒以及中糧名莊薈兩大板塊。半年報也明確表示,其增長主要來自于進口酒業務的增長。
在談到長城葡萄酒時,公告稱由于低端產品銷售收入大幅下滑,導致長城葡萄酒按照人民幣口徑整體銷售收入下降8%。
而此前通葡股、威龍、中葡、樓蘭等酒企先后發布了半年報。通葡為4.73億元,增長101%,凈利110萬,下降51%;威龍營收為3.95億,整張5.6%,凈利0.26億,增長24%;中葡營收1.92億元,同比增長52%,虧損0.48億元;樓蘭營收0.4億元,增長23%,凈利120萬元。
01、國產葡萄酒復蘇了嗎?
從數據來看,通葡、中葡和樓蘭營收狀況均不錯,讓人在擔心國產葡萄酒發展中眼前為之一亮。然而研究報告后,微酒記者發現,除了樓蘭憑借“小古堡+深根”雙大單品戰略以及推動核心酒商深度協銷+共好模式促其良性發展外,通葡及中葡半年報中均呈現出了業外的身影。
通葡方面,半年報明確表示,營收增長源于子公司北京九潤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2015年收購所得),今年上半年九潤源獲得營收2.28億元,增加101.39%。查閱九潤源資料獲知,其已經獲得包括四特、洋河、習酒等多個酒廠授權的互聯網經銷商資格,主要客戶為京東、天貓超市、1號店、中糧我買網電子商務網站,與此同時,并通過其子公司江錦源在各大主流的電商平臺經營白酒品牌旗艦店,進行相關酒水類的網絡零售。
中葡方面,公告同樣明確表示,增長51.54%的原因主要是控股子公司徐州中信國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新增收入所致。資料顯示,該公司是中葡2016年下半年所成立,從事網上銷售,范圍涉及預包裝食品、生鮮食用農產品、日用品等。2017年半年營收為0.62億元,凈利虧損33.76萬元。從營收來看,為中葡的增長確實立下了汗馬功勞。
從這兩家目前營收業績增長很好的公司身上可以看到,其增長并非源于國產葡萄酒營收的增長,而是通過轉型實現企業的突圍。
有數據顯示國產葡萄酒產量從2002年的28.79萬千升增長至2012年的138.16萬千升,隨后從2013年開始呈現逐年下滑之勢。2016年國產葡萄酒產量113.7萬千升,同比減少2.1%,2017年1-4月產量同比持續下滑9.2%,葡萄酒行業依然面臨嚴峻局面。
02、葡萄酒三巨頭的視野在哪里?
從半年報中可以看到,中葡、通葡都在嘗試用電商公司助力其發展,而國產葡萄酒的龍頭企業張裕和長城母公司中國食品、威龍呢?
張裕此番增長乏力,凈利下滑,在談到半年工作時,張裕強調繼續做好境外收購企業產品營銷工作,所收購企業產品在國際市場表現良好,在國內市場保持了穩步增長勢頭,為加快公司發展提供了新動力。同時,公告表示將繼續實施國際化戰略,有序推進境外收購工作。報告顯示,國外市場營收增長7.6%(不能否認其基數低的事實),國內增長0.16%。
可見,張裕的進口酒戰略正在不斷推進與收效之中。
中國食品則明確表達了,進口酒業務將在繼續擴大銷售規模的同時,著力優化產品結構,提升毛利水平,優化業務模式,提升盈利能力。
國產葡萄酒第三大企業威龍在海外也有布局。今年1月18日,威龍突發公告稱,原本公司計劃募資進行的4萬噸有機葡萄酒生產項目和營銷網絡建設項目終止,其中,有機葡萄酒生產項目的計劃投資額為3億元,已投資5000萬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