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五糧液發布半年度報告。半年報顯示,營業收入133.56億,同比增長18.19%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8.87億,同比增長 17.87%。 營業成本39.76億,同比增長17.77%。其中,酒類營業收入123.78億,同比增長17.42%;營業成本32.13億,同比增加16.13%;毛利率比上年同期0.29 個百分點。
對于半年報這個成績,五糧液的自我評價是:“迎難而上、堅韌前行,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目標。”此前,五糧液提出2016 年經營目標為力爭實現營業總收入不低于238 億元,較上年增長不低于10%;利潤總額目標88 億元,力爭較上年同期增長達10%。
五糧液在生產方面,持續推進生產系統改革,穩步推進車間獨立核算,堅持弘揚傳統工藝,開展一系列生產質量提高活動和試驗,生產改革與改進取得實質進展。在市場營銷方面,通過價格調整與管控、品牌梳理、結構調整、模式創新等形式,確保了五糧液及系列產品的整體市場份額穩定增長。其中在價格管控上,多措并舉推動核心品牌順利提價,實現了“價格提升、信心提振、利潤上揚”三大目標;品牌結構上,確立了以“五糧液+五糧系”為中心,明確了“普通五糧液、五糧液1618、低度五糧液”三大核心、“五糧液大小標”為補充的梯次核心品牌結構;品牌宣傳上,大力開展百年世博、百年金獎五糧液“耀世之旅”大事件營銷活動,豐富了品牌宣傳形式;市場管理上,進一步強化計劃與市場秩序管理,有效防范了跨區域低價惡性競爭;銷售模式上,積極推進與新型渠道公司、終端網絡合作,進一步把合作模式向縱深推進,形成特色鮮明的渠道與終端合作模式。
今年以來已多次恢復性調整52度五糧液價格。業內認為,在一季度業績飆升的背景下,五糧液今年對于價格的恢復是志在必得。
今年3月,五糧液將“普五”出廠價提到679元每瓶,直接刺激五糧液批發價和零售價的上揚。同時,其系列酒等產品價格也做出了相應調整。
今年5月,隨著五糧液七大中心的中轉站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可根據市場和商家情況配送產品,“普五”出現了貨源緊缺的現象,使得其“一批價”平均達到了635元每瓶。
近來,有業內分析人士分別調查了南京、成都、長沙、北京、合肥等十個區域市場“普五”的“一批價”,結果顯示,普五多地渠道“一批價”近兩月上漲了5元至15元,基本穩定在650元每瓶左右,價格“倒掛”的影響進一步減弱。
方正證券薛玉虎認為,五糧液是白酒行業近一年來在價格運作方面最成功的酒企,整體銷量方面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所以今年公司實現20%以上的收入利潤增長比較確定;另外行業回暖,消費升級使得高端酒擴容,公司充分受益,經銷商渠道理順后,看好公司未來三年維持兩位數的可持續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