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臨,以劍南春、汾酒、習酒為首的次高端領導品牌所掀起的漲價潮于上月席卷行業。微酒記者獲悉,劍南春已在上月底完成既定的挺價策略;習酒窖藏系列的出廠價已然上調;而青花汾酒則揭開了年內的第二輪漲價序幕。
此前,沿著飛天茅臺、五糧液、國窖1573、夢之藍、青花郎等高端酒品牌趟出來的路,次高端品牌的漲價都以勝利而告終。但隨著信息的透明化和營銷手法的多元化,這一紙提價文件,對經銷商、終端來說,早已審美疲勞。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01、漲價潮中的“燈下黑”
一直以來,作為行業復蘇的風向標,漲價都被打上了“偉光正”的標簽。然而,隨著行業大盤的趨穩以及宏觀經濟增速的放緩,消費總量的增長不再明顯。尤其是今年1-5月,白酒產業累計完成產品銷售收入同比增長6%的數據,更是清楚明白的指出:野蠻生長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
與前兩年量價齊升的局面相比,今年的漲價潮看似轟轟烈烈,實則也伴隨著瀟瀟雨歇。
“供貨價上調之后,終端進貨難度有所加大。消費者也感覺明顯,目前走量受到一定影響。”一位知名高端酒經銷商向微酒記者談到,即便該品牌的廠家已反復督查了好幾輪,但市場成交價格依舊未達到預期水平。
在微酒記者的走訪中,一位成都經銷商也透露,目前高端酒市場一旦提價,大部分品牌走量難度有所加大。究其原因他認為有兩點:一是高端酒市場價格比較透明,消費者很容易查詢歷史價格及其他平臺的價格,短期內提價過多很難說服消費者;二是名酒品牌形象的固化,尤其是行業復蘇這幾年,各大名酒在核心消費者的培育上基本使出了渾身解數,這或許導致了品牌的巔峰形象在消費者心智中定格。
“大多數品牌,要么就買贈,要么就返利,前者用得較多。”他繼續透露,在廠家督察的高壓之下,提價的差價甚至需要渠道自己填充,而提價過多之后,終端的進貨期望大打折扣,因此經銷商的利潤也并未提升。
“我們也知道,擁護漲價是廠商共贏的正確選擇,但提價以后,還是要多給政策來支持渠道動銷,光靠發文件肯定不行。不然經銷商熱情受挫,價格也很難真正漲上去。”該經銷商說道。
02、升級的“漲價門檻”
在高質量增長的環境中,挺價對品牌和行業均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但這并不是一場無限制的游戲。市場已經很難再被一紙文件所裹挾,在今年的兩輪漲價潮中,幾家歡喜幾家愁的的滋味,想必從廠家到經銷商,乃至于整個行業都能感同身受。
如果重溫年初五糧液跨版升級和青花郎“螺旋式”挺價的劇情,那么我們就可以得出鮮明的對比:同一時期,其他競品也在發文提價,但在市場層面卻收效甚微;而五糧液和青花郎,依托近半年的跨版升級和圍繞品質戰略的事件打造,則讓挺價來得順其自然,水到渠成。 微酒記者在梳理年內行業事件時發現,名酒挺價背后的“智斗”才是看點。
比如在產品方面,第八代經典五糧液在品質、包裝、防偽三個層面進行了升級迭代;青花郎則圍繞品質戰略,以郎酒莊園為核心,將“生、長、養、藏”的獨門秘笈落地實施;洋河在董事長王耀年初的動員下打響品質革命;瀘州老窖技改項目提前投糧,進一步完善品質發展訴求。此外,汾酒、古井貢、西鳳等亦無一不在漲價背后加碼對產品品質的提升。
產品品質提升之后,渠道落地的好戲便開始上演。
相較于此前的運作,今年的白酒渠道更像是一臺運轉精密的高端機器,名酒對價格的把控可謂是嚴絲合縫。無論是五糧液營銷組織變革并實施控盤分離,還是青花郎的三場“龍虎斗”將渠道反饋歸口,抑或是洋河設立的高端酒事業部以及分公司......無一不是將挺價政策執行徹底的重要保障。
除此之外,名酒的挺價更是伴隨著一系列的主題活動。五糧液的跨版事件歷時半年之久;青花郎更是在關鍵時間節點揭開了郎酒莊園的面紗并持續開展封藏、酒旅等活動至今;瀘州老窖則是在體育領域找到了獨家密碼。毫無疑問,這些集中在品質、渠道、層面的動作,在市場競合中,不可逆的推動著漲價門檻的步步提升。
03、后“漲價時代”
在金元時代,動輒流量轟炸的信息逐步提升了消費者的審美水平,也對名酒價格和品牌價值的拔高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隨著衍生在各個環節的“軍備大賽”,以漲價為主線,名酒的挺價成為了集操盤智慧、戰略眼光以及膽識為一體的博弈。
“如果從營銷的角度來看名酒漲價的話,漲價是現象,利用漲價達成推廣才是名酒的終極目的。”亮劍咨詢公司董事長牛恩坤表示。
“發文件容易,但真正要將價格挺上去就很難。現在難,未來更難。”一位經營著幾大高端酒品牌的經銷商說。
“目前最困難的是一些中小品牌,漲價死,不漲也死。”一位經營著三、四線品牌的經銷商表示。
“近年來,經銷商的‘口味’愈發刁鉆了,品牌塑造的招也用得差不多了。現在,稍顯平庸的活動,經銷商們甚至都不愿意參加。”一位名酒企業品牌總監透露。
“其實大家都知道,如果脫離了附加值,高端白酒的成本也不會太高。隨著消費知識門檻的降低,高性價比、物美價宜的白酒或將成為行業的主流產品。”一位白酒忠實消費者說道。 上述關于漲價的評價,核心表述各有所異,但整體市場容量趨于飽和是大多數人的共識。不少經銷商甚至直言,目前白酒行業離天花板已經比較接近。此外,隨著消費升級,名優品牌的價值凸顯也是不可逆的,微酒記者在對經銷商的走訪中中發現,不少走“小而美”路線的品牌也跟在升級熱潮的后面圈粉,而一些區域品牌,在多年消費培養的基礎上,隨漲價而升級了市場競爭的系統戰。
在新舊動能轉換的同時,行業或將洗牌,迎來新的百花齊放。
那么,對于整個行業來說,這是一場高質量的漲價嗎?
答案顯然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