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的價格把酒業的天花板抬高到超2000的規模,導致很多名酒產業紛紛來做漲價,提高了中國酒業市場的天花板,對于次高端核心高端市場無疑是一個促進作用。”最近老田接受財經網專訪,表述了對白酒漲價是否能反映次高端市場熱度的看法。
針對白酒漲價對行業發展的影響問題,老田認為“提高了天花板,對這個次高端核心高端市場無疑是一個促進作用。如今高端酒展覽會的火爆現象,也正是因為迎合了次高端的擴容,和新高端的擴容。”名酒的帶動、醬香熱、省級白酒和區域強勢品牌以及“新高端”這四個維度促進了整個次高端市場的擴容。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對于一二線的老牌次高端名酒,例如劍南春、水井坊、舍得、酒鬼酒等等以及包括茅臺、五糧液在內的一線名酒的次高端系列,都成為了促進次高端市場擴容的發力點。其次,醬香酒300/500/800的價格也是次高端市場的核心價格段,所以次高端醬香會促進整個次高端市場。另外,對于省級白酒和區域強勢品牌而言,次高端產品無疑是未來三年或五年要培育的未來。培育次高端產品體現了省酒的天花板,而構建天花板的過程對于次高端市場崛起的一種體現。新高端是他提出的價格中的新名詞,“企業實現置換性增長,讓價格100到200的市場容量被200到400所替換,也成為高端市場熱的一個主要的力量和重要的驅動部分。”
對于中國白酒如何打開國門的問題,老田認為,在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背景下,堅持做到“兩個初心”,一是努力爭奪全世界的市場份額、二是加強公關的作用,墻外開花墻內香。利用傳統文化、民族文化,深度的品鑒和體驗去吸引國外的意見領袖和消費者。田卓鵬還提到,中東中亞地區和各個國家的華人聚集地都是企業的重度推廣區。
低度化、中度化是目前國內白酒的趨勢。國內的主流白酒度數以42度、38度為主,而國外酒的度數偏低。要與國際接軌,就要以40度為主,從品質研制,打造適合國人的酒走出去。
此外,針對未來啤酒業的發展,老田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消費升級正是啤酒未來五年的主要動力。”,未來國內的啤酒格局將會被高端高線精釀啤酒打破,給啤酒產業的建議是要做到產品升級、注重精釀以及精釀專業化的啤酒廠要抓住機會擴充。面對進口酒對國內市場的沖擊,田卓鵬認為,國內啤酒壟斷性和集中化的比例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從長遠來看,精釀啤酒的機會要大于進口啤酒。
對于進口葡萄酒市場雙降的趨勢,老田認為 2019年中國葡萄酒進入了瓶頸期,下行趨勢明顯。為什么葡萄酒出現這種下滑的局面?田卓鵬如此解釋:“因為的進口葡萄酒連續五年高速增長,帶來許多不規范的渠道經銷商消化市場的庫存貨容量。但進口葡萄酒符合年輕化、健康化和低度化的酒類消費趨勢。從長遠來看,對進口葡萄酒仍然保持看好態度。”
關于國內全國化的品牌以及區域品牌之間的激烈競爭以及區域品牌如何破局的問題。老田認為,這種競爭主要由名酒中的高端酒帶動,它給一二線名酒以及區域性名酒帶來了非常顯著的壓力。區域品牌要想突破這種局面,首先要抓住做新高端的核心,積極地擁抱新高端,擁抱市場。其次要酒莊化。什么叫酒莊化?第一,有文化特色;第二個,有增長;第三,有基地;第四,有品質。所以區域民族的未來,首先一定要把新高端的課補上,第二要有達到私有酒莊化的酒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