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提到烏蘇啤酒可謂耳熟能詳,見到外地人,新疆人也不忘囑咐一句,一定要嘗嘗“奪命大烏蘇”。
今年,嘉士伯全面收購烏蘇啤酒后,多數消費者關心的是,以新疆人喜愛的烏蘇啤酒為代表的新疆本土啤酒會被嘉士伯其他品牌取代嗎?
事實是我們不必擔心,因為目前烏蘇啤酒還是本地啤酒市場的絕對主力,而且正劍指中亞,謀求市場擴展。
新疆釀酒工業協會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嘉士伯烏蘇啤酒在新疆擁有烏魯木齊、烏蘇、阿克蘇等地的5家啤酒廠,年生產能力約50萬千升,烏蘇啤酒為主的本土品牌占新疆啤酒市場份額近7成比重,燕京啤酒占比約20%,其余10%則被青島等其他品牌瓜分。
8月5日-6日,在2016年烏蘇啤酒節上,新疆烏蘇啤酒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杜暉表示,嘉士伯收購烏蘇啤酒后,烏蘇啤酒這一品牌不會被取代,目前仍繼續保持單品銷售新疆第一。
烏蘇啤酒是上世紀80年代起在新疆土生土長的品牌,如今已經度過了三十多個春秋,無論從品牌魅力還是品質享受上都已經在新疆人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消費者對其懷有特殊的情結。
嘉士伯從新疆啤酒花手里正式全面收購烏蘇啤酒后,烏蘇啤酒成為嘉士伯的全資子公司,今后,嘉士伯將從差異化產品、多渠道營銷等方面著力。
目前,嘉士伯一方面主打嘉士伯、樂堡之類的國際品牌,占據高端消費市場。2013年“樂堡”啤酒在新疆落地生產,去年6月,樂堡拉罐生產線在烏魯木齊市工廠全面上線,目前“樂堡”在公司全品中銷售占近10%;而嘉士伯品牌只在本地銷售,并不生產。
另一方面,嘉士伯力推本土強勢品牌烏蘇啤酒,比如,積極引進包括“大使嘉選”在內的進口高端啤酒組合,滿足高端消費者需求,使本地品牌在注入嘉士伯新的釀造經驗后會更強大。
類似這樣的品牌重組在業內并非個例。截至2014年底,青島啤酒在全國20個地區擁有60多家啤酒生產企業,其名下已經發展了嶗山、漢斯、山水等區域品牌,通過整合發揮主品牌和子品牌的協同效應,品牌價值連續12年蟬聯中國啤酒行業首位。
“啤酒屬于大眾消費,應通過整合發揮品牌協同效應,帶動整個行業發展。”新疆釀酒工業協會秘書長王瑩說,新疆啤酒行業屬區域性壟斷經營,多是低端產品,一直以來,多是通過薄利多銷以占領市場份額。但整個行業已遇發展瓶頸,2015年全年,國內累計啤酒產量4715.72萬千升,同比下降5.06%。
根據自治區酒類專賣局2015年提供的數據:新疆消費者年啤酒消費量約60萬噸,而新疆市場上各類啤酒企業年生產能力是80萬噸,市場供大于求。
作為本土品牌,如何突破發展瓶頸?王瑩表示,本土品牌應進行產品結構調整,可以走品種多樣化之路。
新疆烏蘇啤酒有限責任公司市場部經理曹天祥說,烏蘇啤酒7月推出兩款新品,烏蘇黑啤以及非酒精碳酸飲料鮮橙C和菠蘿C,基于現有的市場地位,適當擴展品牌,推動以本土品牌為代表的新疆啤酒行業的發展。
此外,啤酒在中亞的發展空間十分廣闊,中亞五國人口約6000萬,啤酒市場非常大,但目前主要被德國、日本啤酒占據。新疆啤酒出口有地緣優勢,且大麥、啤酒花等原料豐富。去年6月,烏蘇啤酒借助“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時隔20年后再度出口中亞。今后,本土啤酒企業會尋找合適機遇再度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