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酒醉是微醺,情濃深三分;酒業,表面上享受自我溢美,其實私下里是茍且。
里約不約,酒業品牌差著一個冠軍的距離
如火如荼的奧運會在里約進行,遠不及北京奧運的舉國注目,似乎這一界處了媒體的集體吐槽,也沒有什么值得讓大家關注的焦點,奧運會作為全球的體育競賽大事,在受夠了榮譽、增光等高大上的字眼之后,媒體們大徹大悟,而逐漸從我們的冠軍入手,看到個人感情流露的一面。里約不約,酒業也不約,無從下手也無從下口,找不到問題的突破點,反正酒行業都不玩,企業沒必要去湊那個熱鬧,“冠軍的酒”,已經過去好多年。
對于任何的盛世項目,酒業都有躁動的一面,尤其是奧運會這樣的大舞臺,擠上去立馬成為世界的品牌,看著別人的成功之道,恨的牙根只癢癢,“中國榮耀”、“民族的,世界的”,可是你倒是在世界的臺子上站站啊,借勢去公關一把,但最后口號從來都是說給自己聽的。搜搜今年的酒業與奧運會,在國內能借勢的沒有幾個,估計是受到不少專家們的影響,“白酒很難和運動員扯一塊,發生不了關系”,似乎也是那個理,酒與興奮劑有異曲同工之妙啊。其實真應該讓那些人去學學奧運精神是什么,去讀一讀顧拜旦的《體育頌》,多點參與感。
七夕不見,酒業和消費者隔著一條銀河
葡萄酒是高雅和浪漫象征,在七夕這樣的日子,雖說不能如西方情人節那樣讓人側目,但是在國內還是有著龐大的受眾群體,千百年來,中國傳統四大愛情傳說之牛郎和織女的故事,還有歷代文人墨客所寫的七夕詞,不可謂不廣,但正是在這樣天做之和的日子,酒企相對都選擇了沉默,既便是流露出來的一些創意,也不過是PS痕跡很重的圖片,酒瓶和酒標生硬的豎在哪里,與消費者感知中的場景大相徑庭,所以在國內過中式的情人節也好,西式的情人節也罷,當天只有一束鮮花。
在愛面子的國人面前,含蓄是最令人滿意和接受的方式,在過節的當下,如果沒有一瓶酒借勢放倒,目的肯定達不到,酒是一個前奏曲,女女喜歡在抱著琵琶半遮羞中成就好事,而葡萄酒何不做到這點,讓女女事先要一杯葡萄酒伺候,成為他們約會的必備品。顯而意見,輕易的被杜杜奪了去,“全世界都在燭光晚餐,酒業還在哪里泡面下片”、“全世界都在姐脫,酒業還在好意思自摸”,錯過了七夕之夜,誰還能讓葡萄酒脫單。
洪荒之力,酒業和媒體之間差一個表情包
又見酒企善心,看了看文章內容,有多少人表示呵呵,這固定的、一成不變的模式。酒業喜歡造勢,酒廠喜歡造節,年年廠慶,年年封壇,拿下個8月8,順著個9月9,想法都是好的,借個雙11、1212的,這些所謂喜慶和萬民狂歡的一些日子,似乎被取之以盡、用之以竭,再沒有空白之處的檔期,酒企傾盡洪荒之力,也沒起到具體的作用,最后所有的傳播基本上都被浪費了。廣告主說自己有一半的廣告被浪費了,但可口可樂從來沒有停過自己的廣告,品牌所要求的,產品距離消費者不能超過一個胳膊的長度。如同當今不少酒企,剛播下一棵善意的種子,就期望生長出一棵讓世人敬仰,路人皆知的愛心奇葩。
企業缺少洪荒之力,產品更缺少引爆點,當然不會引發產品流行的本身,這是行業的垢病,在經歷各種學說和試錯之后,酒業重塑與消費者品牌關系仍是繞不開的話題,在任何時候沒有建立自己的強勢品牌仍然是扯淡,酒業想給媒體丟個芝麻,換來媒體一個豆腐塊報道,以此來贏得消費者的口碑是天方夜譚。酒業沒有商業領軍人物,你懂得,大家習慣了酒后做事,那些酒前真實的高大上形同虛設,至于酒后的事,還是等清醒了在說吧。
七夕,最是深情亦平凡,你織布秋我耕田;酒業,枉是虛情人不住,空留假象陳展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