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略上挑戰洋河
如果把汪俊林2012年底失聯作為坐標,那就是郎酒汪俊林時代的前半生與后半生的分割點。有汪俊林的前半生,郎酒與洋河是中國酒業營銷“雙子座”,一紅一藍,群狼戰術與藍色風暴,傳統文化與創新文化,郎酒與洋河在中國酒業營銷史上走了不同的道路,但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以2010年及2011年的銷售業績來看,郎酒是58億及103億,洋河76.19億及127.41億。那時的郎酒風頭正勁,神采飛揚中國郎。洋河在2016年銷售額達171.93億,郎酒在2017年銷售額將達到80億元左右,由此看來,郎酒與洋河在2017年銷售額差距將過百億。百億是個什么概念,相當于好幾個白酒上市公司的總和。
在汪俊林失聯的那些歲月,郎酒在行業調整中下滑,洋河在行業調整中上升,一降一升,百億差距。在汪俊林回歸郎酒以后,如果郎酒還是按照2012年以前的打法來對抗洋河,群狼戰術、傳統文化等,包括大單品紅花郎對抗藍色經典,那等待郎酒的會是什么?只能是穩步前進,但洋河卻是大步跨越,想要追趕上洋河,那基本上不可能。除非反其道而行之,比如將紅花郎事業部變更為青花郎事業部,集中優勢資源發展青花郎。既然實力已定的紅花郎勝不過藍色經典,那就換未來無限可能的青花郎上場,戰略上藐視對手,誰讓“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呢。
按照汪俊林的規劃,五年之后的2022年郎酒將實現300億的銷售額,到時候洋河的銷售額應該是多少才能保持領先地位,五年之內增長率又應該是多少?而如果洋河實現了“保級”任務,那“五糧液”又將會怎樣?
這些問題的答案還是讓那些數學成績好的同學去算吧!
在市場上引領川酒
自洋河崛起,打破了很多酒企企業家心智上的枷鎖,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川酒天下開始受到不斷挑戰,白酒金三角受到挑戰,長江名酒帶受到挑戰,川酒天下是過去,不是將來。洋河的崛起,讓消費者明白,原來不止四川出好酒,江蘇也依舊出好酒。既然江蘇能有洋河這樣體量的公司,那么安徽有古井,山東有景芝,也就不足為奇。郎酒的沒落,代表著川酒“六朵金花”實力的下滑,也代表著川酒實力的下滑。至少在經銷商的心智中,川酒不但漸漸不敵黔酒,瀘州漸漸不敵仁懷,而且川酒也正在迎來以洋河、古井等為代表的東部名酒陣營的挑戰。
郎酒是川酒“六朵金花”中營銷先鋒,一舉一動代表川酒,郎酒的全國化進程代表著川酒的全國化進程。五糧液雖然也是川酒,但企業品牌已經強大到和川酒的影響力一樣大,甚至大于川酒,所以它不能完全代表川酒,畢竟人家的訴求是“中國的五糧液,世界的五糧液”。從筆者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相信四川人愿意看到一個強大的郎酒出現,汪俊林的王者歸來,提振川酒軍團的信心再戰全國。
挑戰者何人,青花郎也。
這正是
郎酒中興孰掌印,
酒業傳奇汪俊林。
雙百億宏圖大展,
拋三計扭轉乾坤。
呼茅臺赤水論劍,
喚川酒濃香言歡。
進三甲血戰洋河,
青出于藍而勝于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