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酒業協會的數據,2016年1~9月白酒行業0~100元價格帶同比增長1.7%;100~300元增長16.3%,300~500元增長9.3%,500元以上增長6.1%。比較而言,300~500元檔次增速位居第二,雖然小于100~300元檔次增速,但從市場發展遠景而言,其后續增長潛力高于100~300元檔。
次高端傳統主力品牌的發展也讓諸多酒企艷羨——劍南春2015年實現營收65億元左右,同比2014年增長超過20%。目前零售價約為350元的劍南春水晶劍增速接近30%,其中北京、天津市場2016年水晶劍都增長超過50%。據稱,水晶劍在劍南春整體營收中占比頗重,這也體現了次高端的拉動能力。
之前,300元檔市場的競爭并不激烈,這讓許多酒企看到了機會。
2016年的一次會議上,瀘州老窖銷售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李小剛表示,中低端白酒這塊市場非常集中,而高端酒又在600元以上,現在企業再想做這高低兩端市場已經很艱難。通過與眾多平臺的合作,在這兩年的實踐和市場調研中,瀘州老窖發現有一個非常大的機會——300元檔位的市場居然是一片藍海。其實,300元檔位的白酒擁有很多消費者且缺乏充分競爭。為此,瀘州老窖強化了中檔特曲和窖齡等品牌地位,繼續實施大單品戰略。
超高端領域格局相對穩固,100~200元檔大多被區域名酒占據,對地方名酒來說,過去想要爭取300元檔力有不足,一線名酒運作腰部市場又處于培育階段。這種狀況下,重新審視次高端市場之下,幾方勢力勢必大舉進入,一決高下。
策略不同,誰拔頭籌?
盡管300元檔很快形成幾方爭雄的局面,但是基于市場基礎、策略的不同,幾方表現不一,未來誰能夠拔得這一領域的頭籌?
一線名酒對于腰部品系仍處于謹慎推進的狀態。以五糧液為例,其五糧液特頭曲系列,目前推進最快的當屬五糧頭曲系列,通過在目標市場建立營銷平臺的方式,頭曲系列結合目標市場現狀,快速推進,力求在100~200元檔建立競爭優勢。
而對于價位在300元檔次的產品,例如精品五糧特曲,則處于持續培育階段。五糧液相關經銷商表示,300元檔次有著更為豐厚的利潤空間,未來能夠為商家帶來更大發展。但次高端消費群體有限,目前仍不能立即提供大量消費,二則五糧特曲系列仍處于培育階段,發力有待于市場基礎的全面確立。
與五糧液類似,茅臺在次高端產品層面,仍未有大的動作和收獲。傳統主力次高端產品則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劍南春、紅花郎、水井坊等產品目前正在利用競品相對不多的時機,加速發展。
在區域名酒層面,未來或會形成“百花齊放”的局面——業界認為,過去區域名酒主要競爭100~200元檔,受限于自身的品牌張力,無法在次高端形成優勢。但是在主力競爭領域日趨飽和的狀況下,受消費升級的吸引,或會齊聚于次高端,試圖在此卡位,分一杯羹。
正一堂咨詢董事長楊光表示:“從戰略占位上來講,現在必須得推300元價格帶產品了,但凡想要做區域領頭羊的企業,都必須在這個價格帶上有所作為。”
在業內專家看來,這幾方勢力的優勢各有不同,最終誰能勝出將取決于多方因素。
對一線龍頭酒企而言,取決于其對腰部產品的重視程度和推進速度,能否快速在重點市場布局,能否契合區域市場突出產品特色。實際上,次高端所需的營銷資源、市場網絡與超高端不盡相同。
次高端傳統優勢品牌,面臨的問題則是能否突破重點市場,快速向其他薄弱市場挺進。
區域名酒扎堆次高端,也面臨著傳統次高端優勢品牌與一線龍頭酒企腰部產品的聯合進攻。在資本、品牌張力均不占優的情況下,能否結合地域特色與本土網絡優勢,將成為其能否成功的關鍵。
有專家建議,區域名酒想要突破300元價格帶,最終還是要做特色,與其他白酒做區隔。
楊光建議,區域名酒的次高端新品,除了要有品質與酒體特色外,還要提供對應的高端消費服務,結合地方文化考慮服務的本地化和特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