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界面發表了題為《花50億買了3萬噸茅臺基酒,華洋資本這是下的什么棋》的信息,隨后包括本網在內的很多網站都對其進行了轉載。一時間,輿論嘩然。
8月1日,茅臺集團在官網發表《鄭重聲明》,表示“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與華洋資本未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更沒有簽署擬購買茅臺基酒的協議”,并強調自己“從不對外銷售茅臺基酒”。
8月2日,一則加蓋有“深圳華洋資本控股有限公司”印章的《深圳華洋資本控股有限公司鄭重聲明》稱“該投資行為建立在與貴州遵義仁懷市茅臺鎮部分酒企的合作關系之上……與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并未建立戰略合作關系”。
為什么“華洋事件”會瞬間引發行業如此高的關注,甚至在大眾消費者中間都造成極強的話題效應呢?詭異!因為很詭異!
詭異一:擦邊球一打,關鍵人物消失掉
說起中國白酒,很難繞開茅臺,但凡和茅臺“攀親帶故”,哪怕有一丁點關系的話題,大都能迅速引起媒體的關注和民眾的圍觀。
“華洋事件”以“50億”、“3萬噸”等“大”數據吸睛,通過“茅臺基酒”的擦邊球燃爆話題,最后配合一句“華洋資本這是下的什么棋”給人以無限的想象空間……策劃者也算是煞費苦心。
擦邊球打出后,茅臺為維護自身的榮譽和權威,防止被別有用心之人利用,一紙《鄭重聲明》與華洋資本劃清界限并略加警示。完美的向“裁判”及“觀眾”表明:你擦邊球打的再漂亮,跟我茅臺沒半毛錢關系,你愛跟誰玩跟誰玩去,我茅臺現在形勢大好,市場漲聲一片,哪兒有工夫搭理你?!
按照常理,華洋官方該出面說明一下問題吧?但華洋官方始終深沉的可以,唯一一份無法證實是否是由官方發布的《聲明》還是通過不知名的小網站向外散布,雖然亮堂堂的紅色公章很醒目,但來源不明,始終讓人覺得匪夷所思。
還有,“華洋事件”的關鍵人物于浩天至今沒有對此事發表過任何回應。筆者昨天(8月2日)聯系到一名曾是于浩天助理的黎姓人員,對方稱自己早就與于浩天沒聯系了。
關于于浩天的最新消息,頗值注意的是鳳凰網廈門頻道于8月2日晚間轉發了中國網的文章,題為《華洋會于浩天:如何快速遠離金融騙局》。
另外,筆者發現界面新聞對此事也沒有進一步的追蹤和報道。
詭異二:進軍茅臺鎮?酒協酒企不知道
俗話說,無風不起浪。華洋資本到底有沒有在茅臺鎮買基酒?如果有,買的誰的酒?買了多少酒?到底是不是華洋資本說的50億3萬噸那么多?
仁懷市酒業協會副會長呂玉華告訴筆者,(華洋資本)在茅臺鎮收沒收酒我不敢確定,但即便有(購買基酒),收酒量也沒有他說的那么大,別說50億,就算是幾千萬我都應該知道的,而自始至終我確實是沒有得知一點動靜。仁懷市酒業協會秘書長楊必剛也認為此事“不靠譜”。
茅合集團總經理方茂軍向筆者透露,因為醬香酒的健康理念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熟知和認同,的確有不少公司和個人在茅臺鎮收酒,但3萬噸的量就“太扯了”。另外,在他熟悉的銀行系統至今也沒有任何一家銀行對接此事。方茂軍還說,茅合集團在當地是基酒儲量、生產量數一數二的企業,但也從未賣給過華洋資本一滴酒。
明珠酒廠董事長陳彪則向筆者表示他對“華洋事件”略有耳聞。陳彪是退伍軍人,性格耿直,在得知此事后直言“這是炒作”、“他們吹的”。據他所知,華洋資本的確在茅臺鎮收過酒,但主要是在去年“為了抄底茅臺鎮”,大概收購了“兩三千噸”酒,并且大都是從“小酒廠”收購的。
在黔君酒業總經理陳均看來,“華洋事件”完全是“一個笑話”,剛開始就“被某些媒體搞成了烏龍的局勢”。雖然現在已經知道此事和茅臺集團無關,但在他看來,茅臺鎮基酒也不可能在短短的7個月時間內被買走3萬噸。“茅臺鎮原有正規酒廠300~400家,經過兩年的倒閉、停產、轉讓,還剩下多少?并且90%為小酒廠,規模以上不過五六十家;拼媪磕苡卸嗌?總量有多大?買走3萬噸,是個什么概念?”陳均給出了以上數據。
詭異三:炒作的背后,細思極恐被嚇尿
關于“華洋事件”,筆者聯系求證了十多家茅臺鎮酒企,除了明珠酒廠董事長陳彪表示大概知道此事外,其他企業負責人、高管均表示不知,并不約而同認為“華洋事件是炒作”。
茅臺鎮永泰酒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巖表示“早就注意到了相關的報道”,他對“華洋事件”有兩點猜測。
一是如果把它定位為炒作,作為炒作方的華洋資本,可能直接或間接持有白酒類股票,通過造勢從中漁利。
二是除仁懷本地酒企之外的域外企業或資本以獨到的眼光看到醬酒業在中國白酒產業發展的后發優勢,提前布局,爭取在行業低谷期以相對低的價格收購相應的醬酒產品,后期賺到豐厚的利潤。
那么,如果“華洋事件”完全是資本炒作的話,我們就不得不去推演醬酒以后的發展了。筆者認為,短期內炒作對茅臺鎮酒企有利,但對整個產業長遠的健康發展則有很多弊端,甚至會重蹈普洱茶的覆轍。
自白酒“黃金十年”過后,特別是2012年年底開始,三年的痛苦煎熬相信無論是白酒的生產企業還是銷售渠道,都是痛徹心扉的。而如今,隨著越來越多的資本進入白酒版塊,白酒行業煥發出了一些新的生機。
君不見自2016年春節開始,一線品牌白酒的價格是直線上升,8月2日晚,筆者在沃爾瑪鄭州曼哈頓店酒區看到,飛天茅臺的標價已經刷新為1099元。
醬酒市場的火爆,茅臺鎮酒企自然是受益者之一,但正如2007年前的普洱茶農一樣,如果資本炒作過度,大家都沉浸在大把賺錢的快感中放松警惕、不加防范,那么未來斷崖式跳水對整個產業的影響將遠遠大于炒作期間所獲取的“甜頭”——這也正是筆者細思極恐的原因。
好在在筆者與茅臺鎮酒企聯系的時候,很多企業負責人已經預料到了這種風險。
甚至有人說,茅臺鎮基酒價格雖然背離現貨價格,曾投機過度被政府干預,但也經常跌停,現貨更是每天新低。目前大約一半以上的原酒廠停產,窖池租金已經降為3折還鮮有人問津。如果炒作起來,基本價上升后,“基酒不貶值”的說法就站不住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