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白酒市場都在爭先恐后地開鑿醬酒市場的同時,曾一度被貼上“低端酒”標簽的光瓶酒卻迎來了春天,與“醬酒熱”、名酒熱同時位列白酒風口。
安徽素有“東不入皖”的說法,但在光瓶酒層面是個例外,外來品牌占據了主導地位。但隨著消費升級以及消費理性化的發展,安徽地產名酒紛紛開始布局光瓶酒品類,60億的安徽光瓶酒市場變局開啟。
作為有“咨詢+操盤”雙重經歷,在行業頂尖咨詢公司服務過眾多的名酒企業,同時又操盤過三井小刀等大眾名酒的張華偉認為“安徽光瓶酒紅利剛開始”。那么安徽光瓶酒未來的機會在哪里呢?判斷的標準是什么?
01、光瓶酒十年演變
“價格的破局是一切破局的開始”張華偉表示。
在過去十年,光瓶酒主流價格從5元/瓶演變成了20-30元/瓶,此外50元左右的高線光瓶酒也開始涌現,更有玻汾這樣的數十億量級的超級大單品。百元以上的高線光瓶也不在少數,甚至1000元以上的超高端光瓶也零星出現。
與高端、次高端白酒相比較,光瓶酒價格上漲數額看似不高,但漲幅卻高達400-600%,曾經被認為“苦哈哈”、“邊緣性”的光瓶酒經銷商,幾乎都成為了如今酒類流通行業的的大商、優商。
“價格決定消費者,從而決定了營銷方式”張華偉指出。
在5元的市場,光瓶酒利用的是更高的渠道利潤;在10元的市場,是把消費者促銷做到了極致;在15元的市場開始注重終端的形象打造;在20元乃至更高的價格,品牌、品質、消費者……
“飲酒習慣決定了規格,從而又確定了度數。”張華偉表示,“南方多以150ml的小酒為主,北方則以500ml的容量為主。在度數上,北方偏好低度酒,如山東、河北多在40度以下。”
相對于高端酒,光瓶酒能夠做到全量都有銷量,不用墊資、沒有太多費用壓力,在終端的客情維護上更加簡單,可謂是“快樂的掙錢”。曾經的非主流成為了當下的大紅利,古井貢酒、洋河、迎駕貢酒、金種子酒、五糧液、舍得……一大批名酒企業紛紛入局,光瓶酒正加速從補充性產品到核心產品轉變。
02、紅利剛剛開始,換道超車機會
在白酒行業進入存量競爭的大背景下,光瓶酒行業仍保持每年20%左右的快速增長。有行業專家預計,未來3—5年,光瓶酒市場將達1500億。安徽光瓶酒市場也不容忽視,市場容量預計可達60億左右,占據了安徽白酒市場整體容量的20%左右。
但在高線光瓶酒層面,安徽光瓶酒市場還處在起量階段,無論省內省外企業,份額都比較小,基本都是點狀分布,未形成很大的市場影響力。從消費升級趨勢看,安徽光瓶市場紅利才剛剛開始釋放。
相比盒裝酒,光瓶酒更具有流通性,更易打破區域邊界,消費者的接受更容易。光瓶酒運作的規模效益更高,更易形成集群效益,實現省級市場、板塊市場、全國市場的打通,而且隨著光瓶酒運營價值的凸顯,進一步了推動原有全國化品牌的精耕,原有的板塊化加速全國化,原有的省級化加速板塊化,讓區域酒企“換道超車”成為可能。
張華偉表示,單靠經銷商成就不了品牌,所以要提前壓注風口順勢而為,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最終勝出。經銷商押注光瓶酒風口,必須具備四要素:酒好、度高、有歷史、穩步推進。
品質是競爭的根本:光瓶酒市場風口來襲的根本原因是品質消費時代的來臨。在理性消費、理性飲酒、品質消費觀念成熟的市場下,光瓶酒有機會得以真正露出自我價值。
高度讓品質具現:“少喝酒、喝好酒”的消費趨勢已經明晰,消費者飲酒過程中從拼酒轉變為品酒,高度白酒的酒味更加醇厚,品鑒感覺相對較好,消費者更認同“高度酒=好酒”的認知。
歷史底蘊增加附加值:價格向上一步,就會淘汰一批品牌,高線光瓶酒未來的品牌不會太多,擁有歷史底蘊是高線光瓶酒的基本條件,比如沙河酒業,曾是安徽白酒行業鮮明的符號,近期推出了光瓶酒“沙河特曲”,讓歷史重現。
系統營銷的穩步推進:過去光瓶酒依靠盒蓋獎、低價格、人海戰、終端戰、流通戰等單點獲得突破的模式已經無法打開現在的市場,必須導入系統營銷體系,建立一整套精細化、系統化的營銷管理體系和可復制的市場運營模式,才是未來光瓶酒品牌發展的必然趨勢。(原標題:安徽光瓶酒紅利才剛開始,酒業廠商如何“換道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