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在莊凌控股北京總部舉行的中國酒業論壇北京老友見面會上,這次以“酒類流通企業的投資機會”為主題的沙龍吸引了20多位投資界人士,占到了本次活動嘉賓的1/3,券商、私募和公募基金、保險、融資租賃機構等以及個人投資者紛至沓來。
有不少是研究所研究員,如海通證券首席分析師聞宏偉、國金證券消費品研究部高級分析師劉枝花,以及中歐基金高級研究員郭睿、民生加銀基金研究員李德寶、中國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崔建全等。
更多的來自投資部門,如九鼎投資副總裁彭悅凱和投資副總監戴健、金?毓少Y產管理副董事長胡軍和副總裁汪強、沃高投資創始合伙人兼執行總裁馮梵,淡水泉投資管理投資經理劉曉雨、北京潤達盛安投資總經理徐喆燕、北京楓瑞資產管理執行董事吳蕊、泰康資產股權投資部總監馬大強、天安保險投資經理向磊、中信證券資管業務高級經理王晗。他們的投資包括一級和二級市場。
聞宏偉:我們作為賣方,賣方使命是不斷為大家尋找標的,推薦給大家。買方有更多選擇,在座朋友們的范圍不限于白酒。這個論壇得到很多投資者關注,大家為什么犧牲周末時間來聽這樣一個細分領域的交流會?希望把話筒留給他們。
二級市場會進一步關注白酒行業
北京港安橋投資:我自己做了個小私募,我今天想從流通渠道更多了解酒行業。給我的感覺是如果從資本市場角度講,資本市場二級市場沒有想到這么細,二級市場或股票市場短期是想象力、吸引作用,稍微偏中期的有資金、利率,再時間長一點的是接近基本面了。
從二級市場角度講,之前的牛市我個人覺得實在是太瘋狂了,這輪牛市更多是在國家反腐形成好效果之后,大家對改革紅利抱很大的關注度,認為能把大老虎打掉了,搞改革的話也會有一個很好的效果。在這種思維思潮下國家又提出“中國夢”、“一帶一路”、國企改革,直到最后一個是“互聯網+”,總理提出來“萬眾創新,大眾創業”,這是一個炒作的路線。在這種情況下,酒行業是個防御性行業,所以受到了一些冷遇,因為它結合得比較少一點。
達到炒作高峰時有個很明顯的特點,根本就不是從價值來考慮的,只要符合想象力的,只要能賺錢的,或者短期有炒作噱頭的,都是二級市場炒作的主要方向。既然是這種炒作最后大家都虧錢了,下一步市場的偏好一定是回歸價值,就是不能夠再有不在乎買入成本、不考量企業本身價值的想法,我們一定會很謹慎、苛刻的要求買入的價格,同時也會很仔細的去端量企業的價值。在這種情況下,二級市場會進一步關注像食品飲料行業、白酒行業。
關注互聯網讓行業格局發生的變化
發言人(女):我們公司是以一二級為主,比較關心一二級聯動,在各位大佬面前我們是小學生或入門級小朋友。我對這個行業有些粗淺的理解,覺得這個業態比較有意思,因為白酒的上市企業比較多,在業態上下游環節中生產企業的利潤率占全產業鏈的大頭,流通企業一直在通過“互聯網+”提高知名度或進入大家的視野,我們很想知道在全產業鏈情況下,怎么讓我們這種投資者更好理解這個行業,或者這個行業未來會有什么細分行業的格局變化?比如像貴州茅臺永遠掌握利潤最大頭,一直是絕對的甲方、絕對的話語權,還是通過互聯網實現利益或力量的均衡?
2B機會多
沃高資本CEO馮梵:3月份在成都舉行的中國酒業并購論壇我也偶然參加了,很關注文靜老師并購圈的微信,十分感謝文靜老師為大家提供這個平臺。
我自己是三重身份,第一個身份,我是酒產品的愛好者,個人特別愛好白酒、葡萄酒、黃酒。第二個身份,我之前從事的職業跟酒有關系,因為10年之前在中糧酒業做了七八年時間,是一個酒行業的從業者。第三個身份,沃高資本定位于升級消費產業鏈的投資,酒行業是我們關注的一個重點行業。
酒行業是消費行業,國際國內消費行業是消費過剩、產品過剩的大環境。再一個,酒行業講歷史、講文化,白酒的消費者年齡偏大。酒行業的品牌商、渠道商、零售商,經營模式和經營能力相對其他的行業水平比較低。
我本人對二級市場沒有太多研究,因為二級市場是多層面的,價值投資、趨勢投資、量化投資這些在中國的二級市場更復雜,還有情緒化的支撐,所以對二級市場不是很了解。
我談談一家商場,上半年一級市場TMT占到50%以上,跟國家提倡“互聯網+”大環境有關。另外一個層面,從投資行業本身規律,尤其從一級市場VC角度,要投科技含量比較高、科技支撐比較重的互聯網行業或高科技行業。
關于“酒類流通企業的投資機會”,從實際操作來看,前兩年或更早時間,大家基本只談2C,也只看2C企業,這里相對來講沒有天花板,瓶頸也小。納斯達克在資本市場回報比較好的都是2C的。但是近兩年,特別是從今年初開始,2B的機會和項目突然多了一些。從國內和發達國家比如美國來講,美國2B和2C是40:60,我們國內是4:96。從去年上半年或今年來看,大家對2B反而重視起來,包括醫藥行業等。因為經過這些年的投資,2C的項目相對少一些,另外,支撐2C要靠2B支撐,所以2B現在機會反而蠻多。
看好消費升級概念
天安保險:講講我們的投資策略,我們目前總體規模比較大,資產在2000億元左右。所以絕大部分投資策略至少要兩三年考慮,對產業長期走勢很關心。
現在我們對資本市場的總判斷,對于行業消費、高端制造、新能源、互聯網幾個大行業是很看好的。我個人對投資驅動的相關行業比較保守,固定資產投資一路下滑,下半年有可能有短期的回升,但是一旦到明年上半年壓力更大一些。
方向是4-5個方向,大部分消費是過剩的,但是我們看好的消費是消費升級概念,比如3-5年前大家買茅臺或五糧液白酒這種全國認可的,或者買跨區域復制的企業,像預調雞尾酒這種細分領域,更加偏重于八零后、九零后消費習慣的小領域。
我對于白酒廠不太看好,因為消費頻次和單次量在未來會呈現下滑趨勢。今年茅臺銷售有比較好的增長,區域性三線品牌未來會有一些調整,會消失在市場里面。酒業調整對大品牌而言,市場會提高。
我們主要看好白酒。目前A股白酒沒有互聯網相關的問題,但是對青稞酒目前是有上升空間的。
酒廠有三四千億元的規模,那流通有八千億元銷售左右,中間一部分銷售千億的規模可以逐步被電商取代一部分,在電商這個大市場里面它是標準品,盡管它上游有幾個少數的大廠,最后還會被互聯網企業逐步取代,所以這個方向我比較看好。
在具體模式上,我希望青稞酒能夠在O2O有更大的投入,未來消費場景單個人在家里消費會很多嗎?八零后、九零后家庭的這種消費不會很多。所以終端的飯店等應該去重視,小B的機會更大一些。
還有O2O能帶來更好的消費體驗,這是互聯網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我們也跟青稞領導交流了,希望在二級市場做一些融資,支持青稞對物流有更大的投入,讓它的資產變得更重一點,壁壘變得更高一點,讓消費者服務體驗更好一些。
北京時中資產王俊朋:我們參加這次活動,是希望從白酒流通環節捕捉信息,判斷這個行業現在處在什么方向。希望白酒盡快走出寒冬,迎來春暖花開。
比如關注青青稞酒對中酒網的并購,但是比較困惑的是中酒網除了提供白酒渠道之外,在其他方面給上市公司將來業績上帶來多大幫助?這需要賴總給我們多做介紹。
發言人:我們看到今年下半年在O2O布局的大體規劃,我們想了解未來一兩年中酒網O2O的布點或在消費者體驗比較重視的戰略,能否跟我們分享下有什么樣大概的計劃?
賴勁宇:中酒網不可能全部賣青稞酒,但是對青稞酒產品在互聯網上銷售會有幫助,同時對青稞酒的業績會有提升。
聞宏偉:為什么資本市場上酒類流通企業的身影相對比較少?酒類流通企業對資本市場需求是兩方面,一方面是融資需求,第二方面是投資需求。我們剛剛探討的是融資需求,從投資需求角度可以看到很多企業不斷在資本市場投資,這個投資很多時候大家看不到,是通過私募基金或者理財產品方式投資的,但這不是我們今天探討的主題。
下半年酒類板塊可能會進入到投資者偏好
聞宏偉:今年資本市場環境上半年并不是特別紅火的階段,因為上半年投資風險偏好非常高,這個階段彈性比較大的板塊更好。但是下半年酒類板塊可能會進入到投資者的偏好。
最近資本市場比較大的波動是對投資者很好的一個教育,波動過程中是洗牌的過程,很多投資人遭受很大損失。但是反思下來,是大家風險偏好過于偏激。因為今年資本市場對“互聯網+”的概念特別熱衷,我們接觸到的很多傳統企業在這方面有非常多要求,今年這個行業股票漲得最好的并不是非常熟悉的龍頭公司,反而是小互聯網、小題材、小并購的公司表現非常活躍。這個并購也是符合市場投資偏好。
今天這個主題非常好,我們要回歸到產業,各位領導的發言讓我非常受益,大家在反思互聯網對這個行業深層次影響到底是什么。我們這些年特別是最近一兩年一直考慮這個問題,資本市場非常熱衷互聯網,但是傳統企業有這么大的客戶資源、這么多經驗積累和好的現金流,它一夜之間就不值錢了嗎?為什么投資者對這樣的企業估值非常低?這一直是個悖論。我們的研究是比較淺層次的,沒有做更多行業模式上的探討,但我們知道這是有一個背景的。
經過市場這輪的調整,對行業是個好事情,大家可以靜下心來,包括投資者和企業的經營者,反思下我們追求的熱點東西是不是真的是這個行業未來的模式,是不是可持續的良性發展模式。二級市場投資是相對偏短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