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消費升級的到來和中產階層的擴容,消費者對于酒的品質、品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家更加注重品牌消費,追求品味生活。由此可見,發揮品牌的核心引領作用,推動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的提升,是酒業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的重要舉措。
如今,集合優勢企業力量、打造知名產區已經成為酒企競爭的制高點,全面加強產區品牌建設、營造企業發展的良好氛圍和生態環境,已經成為酒業推進供給側結構改革的題中之義。
川黔產區,大手筆推廣
因受地域、文化、消費習慣等因素左右,白酒企業不會像啤酒企業那樣,單純地進行資金和品牌的輸出、合作就能加以整合,在地方政府支持和主導下的企業并購,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地方企業間優勢互補和資源的充分、有效利用,地方企業之間的兼并合作,成為催生“白酒產區”的一個重要推力。
2008年初,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中國白酒金三角,培育千億白酒產業”的戰略構想,中國“白酒金三角”也是四川省工業“7+3”產業發展戰略的重要規劃。
為了激活白酒產銷供應鏈,推進區域酒企的集群化發展,2010年1月20日,國家固態釀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四川酒類產品交易中心等18個首批“中國白酒金三角”重大項目在瀘州酒業集中發展區開工建設。“中國白酒金三角”還借鑒“波爾多”品牌打造的成功經驗,著眼長遠,完善自身組織體系建設,于2012年5月30日成立了四川中國白酒金三角酒業協會,在資源整合、品牌推廣、抱團營銷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同年5月底,由四川省經信委帶隊,五糧液、瀘州老窖、郎酒、劍南春、水井坊和沱牌曲酒等川酒“六朵金花”企業參與的“中國白酒金三角”歐洲行活動啟動,在倫敦等歐洲多個中心城市開展推介會、參加國際專業會展,借機把中國白酒推向世界。
此后,“中國白酒金三角”繼續以產區品牌帶動產業發展,創新行業價值鏈,為企業品牌、產品品牌搖旗吶喊,不少酒企因搭上了這趟“快車”而使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品牌知名度進一步提升。
與“中國白酒金三角”位置毗鄰,同樣位于長江名酒帶上的遵義產區,也通過搶眼的活動吸引著國內外消費者的關注。自2014年以來,“多彩貴州風,黔酒中國行”大型推廣活動在全國各大城市精彩上演。尤其是2016年在蘭州舉辦活動時,“黔酒全國營銷電商聯盟”、“黔酒全國營銷新酒商聯盟”簽約成立,這意味著貴州白酒向信息化、現代化、科技化邁出的一大步。
作為濃香型和醬香型白酒的發源地和聚集區,川貴兩省白酒銷售收入在全國占比44%左右,利潤在全國占比近60%。今年3月21日,四川中國白酒金三角酒業協會與貴州省釀酒工業協會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內容包括建立川黔兩省白酒行業聯議會、每年一季度輪流召開一次川黔白酒行業白皮書發布會、共同打造赤水河流域名優白酒主產區域品牌……
在供給側改革不斷走向深入、“一帶一路”倡議持續推進的大背景下,歷經十年的發展,“中國白酒金三角”與“遵義產區”強強聯手,不僅有利于推進產區品牌的集群發展和國際化傳播,而且有利于壯大濃香型、醬香型高端白酒產業基地,真正打造出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知名度的白酒區域品牌。
黃淮名酒,彰顯生態價值
十年間,白酒行業格局悄然生變,一個突出的特點是以蘇魯豫皖為主體的黃淮名酒帶強勢崛起。洋河穩穩占據行業三甲之列,古井貢發展穩健,今世緣、景芝、花冠、宋河等酒企表現搶眼。與川黔產區加大推廣力度形成對比的是,“黃淮名酒帶”完全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與川黔產區形成“角力”之勢。
2015年,由中國酒業協會、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辦公室、華夏酒報社發起主辦的“中國黃淮名酒發展聯盟”在花冠集團成立,洋河、古井、花冠、宋河、今世緣、杜康、仰韶、口子、扳倒井等九家企業位列其中。
聯盟的成立,是為了打造具有獨特產區風格的“黃淮名酒帶”,在這一平臺下,黃淮名酒帶企業可以通過主題論壇、宣傳報道、專家顧問等多種形式,在技術、酒體、營銷等諸多方面進行系統研究、集中攻關,為壯大區域企業實力找到新的出路?梢哉f,“中國黃淮名酒發展聯盟”的成立,打造了中國白酒產業內一個產區協作、產業共融的創新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