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莊葡萄酒收藏小產區高端葡萄酒產量少但價格高,隨著國內葡萄酒藏家的品位提高,波爾多的名莊酒不再成為他們的寵兒,他們更看中不斷涌現而出的個性化酒莊。葡萄酒藏家顏先生就喜歡收藏西班牙酒,多年來已藏有幾千支西班牙葡萄酒,他說:“不久的將來西班牙酒會成為一個新的熱點。”
經常用西班牙酒配餐,慢慢有一定認識
顏先生入門學習葡萄酒是在富隆酒窖的沈宇輝先生引導下而慢慢愛上的。由于工作關系經常到西班牙出差,所以有很多機會接觸和漸漸愛上了西班牙葡萄酒。
他最開心的經歷是今年3月去西班牙旅行時,同時參觀西班牙最好的幾個酒莊,顏先生說,其中在西班牙酒王之稱的維嘉西雅酒莊,得到了莊主簽名的一瓶6公升2003年維嘉西亞酒王獨一年份珍藏酒。因為在這個酒莊的151年歷史上,每年只生產6瓶6公升的酒,且只用于拍賣。每年酒莊都會購入一些名畫收藏,其中的一幅用于生產6瓶6公升葡萄酒的酒標,另一幅用于其余約150瓶3公升和2000瓶左右1.5公升葡萄酒的酒標。
因此,每一瓶1.5公升、3公升和6公升的酒標都是一個藝術品,連裝酒的木盒也是用釀酒后的橡木桶的木材制造的,極具心思。
顏先生說,每一年他都會帶團到西班牙覓食,包括到西班牙的米其林餐廳和參觀酒莊,西班牙擁有數十間世界知名的米其林一到三星餐廳和無數特色美食,為了讓團友們盡興,他每次都會提前挑選一些特別的西班牙酒給他們配餐,慢慢就對西班牙酒有一定認識。
法國酒價格上漲太快,有些已超出其應有價值
顏先生說,法國酒比西班牙酒更有文化底蘊,但由于這幾年的熱炒,法國酒價格上漲得太快,有些甚至已經超出其應有價值。但相對而言,西班牙酒的性價比更為高一些。即使以目前西班牙排名最貴的10款酒計算,每款購買一瓶的價格總和也比購買一瓶最貴的法國酒便宜。
由于西班牙人對食物追求完美,而且沒有法國、意大利那么商業化,因此很多酒莊在造酒時,都會采取傳統的釀造工藝而且不計成本去釀造。如維嘉西雅酒王,正牌1970產季的酒,他們足足釀了25年,在1995年才推出市場。在西班牙有很多這一類的酒莊。而且西班牙酒產區多達70個,酒的選擇很多,大部分酒的酸度都較高,比較適合陳年收藏,亦非常適合中餐的餐酒搭配。
顏先生說,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國人已經走出國門和有更多機會品嘗更多不同國家和產區的葡萄酒,因此對高端葡萄酒的消費已經越來越理性和成熟。而隨著大家的選擇的增多,大部分葡萄酒價格必定會向其價值回歸,但部分高端小眾的葡萄酒因產量極其稀少而物以稀為貴,依然是價值不菲的。
記者手記:品紅酒時 應思考“二次生命”的延續
近年來隨著紅酒消費市場的火熱,紅酒不再是簡單的消費品,更多的人將其視為一種投資產品、一種賺錢手段。“紅酒銀行”正悄然興起,讓顧客像存錢一樣存紅酒,到期后可賣出存酒獲得收益,也可以隨時取用。
走在廣州江南大道的另一頭,有一家特色小店,卻用獨特的經營模式詮釋著紅酒延伸出的文化,在那里,不時也有各種來自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人帶著紅酒相聚于此,這家名叫拾得居的空間,是由一位名叫流野的市民一手創辦的。“紅酒是一種有生命的飲品,葡萄被摘并非生命的結束,而是開始。”流野認為,紅酒彰顯出來的,對生命的思考有著與眾不同的地方,葡萄因為成為了紅酒,而得到了“二次生命”,在品嘗紅酒的時候,開瓶則是呼喚它蘇醒的過程。
不少人品嘗紅酒,也許是在思考它的產地,它種植的氣候如何,它是否太酸了,甚至靠近海邊則帶有了一點咸味。這種近乎偏執狂的癖好追求,在不少人認為才算是對紅酒的專業品嘗。然而,在流野看來,品嘗紅酒的同時,更應該思考的是“二次生命”的延續,正如他9平方米不到的拾得居空間,一切的布置物品,被巧妙改造后,均獲得“二次價值”,有古天井排水石結構,最長一件3.36米,改造成世上獨一無二的長石臺,也有古代石結構的窗臺,巧變為天然形成茶臺,它們本身就有排水功能。更讓人驚訝的是,一根腐朽的枕木,竟然自然生長出不同的護目鏡植物,形成微觀的大自然和獨一無二的“花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