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剛剛參加了一次難忘的攝影之旅,跟隨天塞酒莊攝影俱樂部的成員,一起攀登帕米爾高原的慕士塔格峰*——當然,我們尚不具備登到峰頂的準備;一行10人攀登到大約海拔4800米處,在永凍的冰川下進行了一個短時的聚會,大家實現了親手觸摸冰川的愿望,在冰蝕湖中冰鎮了我們帶去的天塞葡萄酒。
我喜歡攝影,是因為葡萄酒——經常行走于葡萄酒產區,常沉醉于產區美麗的風光,也就產生拍照記錄與分享的沖動。自從擁有了自己的單反數碼相機,我便走上了不斷拍照與更新設備的不歸之路——雖然我的攝影技術水平沒有多高,但是由于所記錄的優美風光不是大眾熟知的旅游區,看了我的照片的人也就不乏鼓勵我的,還有給我進行攝影技術指導的,使得我的葡萄酒旅行又增添了很多樂趣。天塞酒莊的投資人也是攝影愛好者,他們朋友圈有一批高水平的攝影愛好者,因此在設計酒莊之初,他們就有組建攝影俱樂部的想法,為喜愛攝影的朋友們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甚至出產的葡萄酒,也有一個系列選用會員攝影作品作為酒標的基本格調。新疆地大物博,風光獨特,是很多攝影愛好者的攝影目的地,將攝影嫁接在葡萄酒推廣中,可以說是一個好主意。
本次攝影之旅分慕士塔格峰高原和巴音布魯克草原兩個部分,前半程結束時,有三個成員提前結束返回,我們在喀什安排了道別午餐,聚會自然少不了喝酒?紤]到當地的宗教因素,我們選擇了當地的漢餐館。這是一家風味地道的川菜館,但令我驚訝的倒不是這里的菜品品質,而是服務生居然拿出了醒酒器和有模有樣的葡萄酒杯!我們都做好了用啤酒杯喝葡萄酒的心理準備,并且自己帶了開瓶器,顯然在這里都派不上用場了。醒酒器是從冷藏柜里拿出來的——看到這里,我們不由得又多點了一些餐食,因為我們沒有為酒杯和醒酒器付費,但這些是會產生運營成本的。
顯然,餐廳經營者小小的舉措,已經打動了我們這批游客。
在朋友們觥籌交錯的間隙,我不由地感慨:在中餐廳推廣葡萄酒為什么那么難呢?為什么餐廳經營者不愿意主動地推廣葡萄酒呢?
曾經很長一段時間,經營業績比較好的中餐廳常常會被酒水經營商買斷經營權——經銷商預先給餐廳一筆費用,作為買斷本餐廳酒水經營的資格,然后由該經營商獨家提供給餐廳酒水。餐廳呢?尚未經營,就已經有一筆收入在手,自然也就不在乎酒水單上商品的性價比,酒水單上產品的價格就會離譜,先期的費用肯定需要消費者承擔。作為對酒水商支付的費用的回報,餐廳會設有禁止消費者自帶酒水的規定。面對這種不公平的經營狀況,有些消費者可能選擇只吃飯不點酒水,或者只是裝裝樣子象征性地點一些;有勇氣的消費者不滿足于此,通過各種呼吁與抗爭,迫使一些地方的行業管理者出臺新規:要求餐廳經營者允許消費者自帶酒水——這又帶來了另外一種不公平:餐廳作為經營場所,消費者自帶的酒水在這里消費也會產生運營費用,而消費者卻未有承擔這部分費用,葡萄酒尤其為甚,因為葡萄酒消費對酒具要求比其他酒水更高。
面對不公平,無論是經營者還是消費者都不愿意犧牲自己,于是,出現葡萄酒在餐廳消費叫好不叫座的冷清局面。
喀什作為文化旅游之地,境外游客不少。但是,當地餐飲行業以地方特色風味占有絕對優勢,外地菜系如要占有一席之地,必須找到自己的競爭優勢,所以才有這家餐廳準備專業的醒酒器和葡萄酒杯,以吸引那些需要飲酒的客人。
通常中餐廳菜品定價時很少包含服務費用,也就造成了同等檔次中餐廳總是比西餐廳要便宜的錯覺。服務是會產生費用的,消費者或者葡萄酒銷售商自然要承擔這部分費用,這樣餐廳才會主動提供專業的服務,消費者才能享受葡萄酒,而不是受罪——簡單地說,飲用不合適溫度的葡萄酒肯定是一種受罪。人人對于不舒服的感覺生來就能體會到,而不需要專門地訓練與學習。沒有自虐傾向的人,誰愿意花錢去受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