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中檔酒,減少廠商博弈
作為郎酒集團近三年來唯一推出的新品,郎哥廣受關注。
自2013年以來,郎酒集團在行業調整背景下,開始不斷清理產品線,甚至砍掉了已經招到商的新品,眼下為何又一反常態重推新品呢?
作為郎哥品牌的運營負責人,易明亮表示這是郎酒對于白酒風口的判斷。對于所謂風口,易明亮認為,眼下,中產階層的橄欖型結構,成為共同認知,搶占未來龐大的中檔消費市場,成為顯性的戰略機會。此時,產品開發的熱潮集中到了中檔酒。
近年來看,五糧液連續推出三款中檔產品:低度五糧液、五糧特曲、綿柔尖莊。茅臺推出中檔新品漢醬,后又再推出“三茅一曲”,價格主要分布在100~600元區間,其中打主力的賴茅系列,價格區間在200~300元。而瀘州老窖則新推特曲老酒,定位中檔主流價位。名酒這些新品推廣舉措,很有可能是為了修正此前對社會消費水平的過高評估,是一種心照不宣的行為。
一位評論人士對《華夏酒報》記者表示,名酒這些行為也是基于它們對未來市場的判斷,定價158元、168元的紅藍兩款郎哥,是郎酒對中檔市場的理解。
當然,每個企業在中檔酒的推廣有著各自的考量和優勢。就以此次郎哥來看,首先,目前醬香酒100~300元價位空間存在戰略機會,沒有全國性品牌。在300~1000元價位段,除了茅臺和紅花郎這樣的品牌,其他品牌競爭力不足;而在100元以下,因為醬香酒生產成本偏高,其他產品難以提供充足的市場培育費用;其次,郎酒在中檔市場運作多年,有一定的中檔市場消費組織運營經驗。
當然,借助新品上市,郎酒還在宣傳自己的新型經銷商合作機制。比如說,郎哥合作伙伴利潤率固定在20%左右,實施聚焦戰略,在省會和副省會地區采用“代理+團購”模式,通過營、銷分離方式操縱市場,在價格管控上采用倒扣制模式,采用預投機制,堅持“餐飲+團購+煙酒店”三盤互動,利用互聯網思維等等。
通過郎哥上市,郎酒還將致力于減少廠商的博弈。作為不同主體,廠商博弈不可避免。但博弈無疑會導致雙方信任成本高。易明亮認為,廠商博弈帶來的惡果是溝通成本高,效率低下,因此郎哥將嘗試減少廠商的博弈。
“廠家應該是產業鏈發展的規劃者、管理者,也應是利潤的分配者。廠家應該主動承擔起責任,并且對經銷商的發展負責。只有這樣,才能構建起全新的廠商關系,從根本上解決價格混亂的問題,這也是郎酒郎哥下決心為什么實施倒扣制的原因。”易明亮表示,郎哥有一整套全新的操作模式,明確廠商各自的責任和利益,公開透明。這樣,不僅可以保證價格系統穩定,還能讓整個系統溝通成本降到最低。
在減少廠商博弈的問題上,我們看到其他名酒也進行了多種嘗試。如茅臺通過建立廠家直銷門店,強化了自身對價格的控制;五糧液構建區域平臺商,同樣也是試圖廠商利益一致化,減少博弈不利影響的組織創新。
蟄伏與沖刺,郎酒且走且戰
低調潛伏已經兩年半,郎酒終于再次掀起話題。一面是通過嚴控紅花郎供貨“蟄伏”,靜待再次爆發的時機;一面是發布戰略新品郎哥,搶占中檔醬酒的機會,郎酒是且走且戰。
從戰略新品郎哥來看,郎酒其實有突破性的嘗試。比如說基于目前市場被葡萄酒、啤酒、預調酒等等其他酒種分割。白酒又距離年輕消費者太遠,在消費培育和需求滿足上,郎哥發布會從現場布置到產品包裝設計,從產品口感到傳播調性,都更時尚化,更靠近年輕人的審美。
同時,郎哥還推動了“中度”的酒體定位,旨在滿足新興一代年輕白酒消費群體對白酒飲用柔和的口感需求,這是醬香郎酒對自我的一次挑戰和創新。降低口感刺激性,推出的44.8度,在降度的基礎上完美保留香氣的豐滿、醬香的優雅,讓口感更舒適。這一“有心”的設計,顯然是為長遠的發展做準備,也意味著郎酒在為未來的沖刺集聚勢能。
談及郎酒對紅花郎的嚴格控貨,我們認為這同樣是一個蓄勢待發的布局。郎酒曾在2013年以巨大的庫存量引發行業關注,但走至當下,隨著行業弱復蘇,加之郎酒有效的消化,郎酒經銷商庫存走到了一個較為平衡點。當然,這一過程中,肯定伴隨著郎酒、經銷商為此付出了大量的利益損耗。
在行業出現回溫之際,郎酒的重點已不是消化庫存,而是維護品牌和市場地位,尤其是保護經銷商的利益。在此之際,郎酒集團開始推行的進貨、庫存雙向機制,既為郎酒經銷商利益護航,也顯示郎酒企業東山再起的信心。
郎酒未來怎么走?我們看到,7月6~8日,郎酒集團2015年半年銷售工作會議召開,同樣引發媒體解讀。會議以“轉型升級中成長”為題,并提出對事業部公司化運作的四個方向:鼓勵繼續投市場,不收縮;堅定信心、穩定價格;堅定走營銷分離的道路;堅持重用德、才、績優人才。此外,郎酒還要求穩價順銷,郎酒所有產品必須順價。
在轉型中成長,我們靜等郎酒接下來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