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白酒黃金十年,白酒產業的快速發展,也陸續引發了不少畸形的產業模式,價值幾十元到百元的白酒產品,經過精細包裝或豪華包裝之后,市場銷售價飆升至數百元乃至數千元,可以說不少酒商依賴過度包裝大賺了一把。而白酒產業經歷2012至2014年的深度調整之后,無論酒商,還是消費者,對白酒產品日趨于理性,酒商為贏取消費者,陸續去掉華而不實的過度包裝。品質至上日漸被酒商看重。
酒商:曾過度包裝為市場所迫
自2012年進入調整期以來,中國白酒市場上中低端、大眾化品牌數量增加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特別是近段時間以來市場上不斷涌現的各種光瓶酒促銷可以看出。不少對白酒產品情有獨鐘的市民這樣解讀,“此輪大眾化白酒增長不可過于樂觀,那是經過這幾年的庫存消化,社會庫存減少,一二線酒商補充低端品類搶占市場而帶來的。”
記者走訪市場發現,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白酒消費,以及消費者消費方式日漸回歸理性,促使酒商不得不放棄華而不實包裝盈利的心態。“以前我們這款酒酒體成本價幾十元不到,經過包裝后零售價定為1080元/瓶/500毫升,利潤可想而知!”多年前從服裝行業轉向白酒產業淘金的吳女士坦言,其經營的酒業集團公司能夠從當初的幾個銷售人員到現在全國自己開連鎖店銷售,開發通過包裝體現的高端產品投放市場,確實受益不少。不過,吳女士說,如今這些產品都逐漸瘦身了,去掉華麗的包裝盒后,零售價定位280元/瓶,市場銷量一直在上升。
“2012年以前的產品,做渠道為主的公司大多追求大氣包裝,普通VDF產品也會包裝上一個豪華大氣的紙盒,賣出一兩百元的高價。”吳女士說,那個時候大家都在做,自己如果堅持簡約化的包裝,市場肯定做不走,“消費者追求大氣,你去推銷光瓶,銷售業績肯定大打折扣!”
零售終端 酒商紛紛搶占裸酒市場
實際上,無論吳女士經營的區域品牌還是不少一二線全國性品牌,近期市場日漸增多的“裸酒”促銷,預示著酒商開始跟著市場變化趨勢,以物美價廉的產品贏取消費者信賴,搶占終端市場。
“比如這款雅致版的白酒,以前零售終端是不允許銷售的,只能以品鑒酒的方式搭售給消費者!”在萬東橋經營一名言名酒店的李先生告訴記者,近年來無論哪些不知名的或品牌影響力較小的中小酒企產品,還是習酒、金沙回沙等這些走向全國性品牌的企業,都越來越注重以品質為基礎,向消費者推廣物美價廉的產品,以搶占終端零售市場。
金沙酒業集團企劃部負責人馮小波表示,金沙酒業多年前就推出的中高端品牌金沙紅鉆、藍鉆等,都是包裝好投放市場銷售的。2014年陸續有金沙紅鉆等產品在國內各大小市場銷售,為的就是讓更多消費者通過實惠的價格購買到品質好的白酒產品,依靠消費者口碑對企業品牌進行推廣。
無獨有偶,記者走訪中了解到,習酒1988雅致版作為近年來陸續在零售終端銷售,也是該公司為品牌推廣而做出的選擇。“這個雅致版的酒,很少有銷售商家公開零售終端銷售地點。”李先生說,現在不少煙酒店甚至批發商都在銷售批發了,為的是讓更多的消費者喜歡并消費這個品牌的產品。
而記者近期在貴陽市場了解到,不僅知名品牌在追求“裸奔”征戰市場,越來越多的中小酒商也陸續加入裸酒市場的爭奪。“我們的這些零售價70元至300元一斤的醬香型白酒,買散酒的價格和瓶裝價格一樣!”著名策劃人、仁懷市醬門會負責人杜應紅表示,該公司推出的私人定制及裸酒,均以簡約包裝為核心去吸引消費者。杜應紅說,即便消費者希望私人定制,在要求散酒罐裝入瓶之后,在瓶身上刻印私人定制元素,廠家也只是象征性地收取極少的人工成本費用,而并非向過去的一些酒商哪樣,花幾十元上百元的包裝盒,將一瓶酒體價值百元左右的產品,在零售終端以數百元甚至上千元的價格去獲取利潤。
大眾化消費 酒商轉型裸酒時代
當然,也有不少白酒企業在近幾年的產業盤整期內艱難煎熬,在這煎熬過程中,始終認為因三公限制、酒駕等從根本上動搖了白酒市場根基。而實際上,在精明的酒商看來,白酒產業在幾年的盤整中去泡沫化之后,大眾化消費趨勢逐漸凸顯,未來的白酒市場誰抓住了消費大眾的舌尖,誰就是真正的贏家。
長期從事白酒經營的李先生坦言,三公消費限制的是哪些依賴單一渠道去獲取利潤的酒商,他們曾經都是依靠團購、公關去將過度包裝或價格虛高的產品賣給消費群體,一旦這些消費群體不再為酒企泡沫化產品買單的時候,這些酒商就陷入了市場困局,在行業轉型期備受煎熬。“我們曾經也這樣做,但這條路始終不會長遠,而傳統的酒飲文化中,‘無酒不成席’等文化影響根深蒂固,這是任何時代都改變不了的!”李先生說,酒文化是中國數千年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些政令性的制約,本質上只是杜絕腐敗等因素發生,而不是阻礙文化的發展,“酒是要喝的,只是人們會逐漸考慮在什么情況下適宜喝什么樣的酒,什么情況下哪些遠離價值的產品不能隨便喝!”
記者走訪中,不少酒商表示,白酒的大眾化消費趨勢,將進一步促使酒商轉型裸酒時代或將目標轉項大眾消費群體。而隨著大眾化消費產品占市場主導地位,行業人士普遍反應近幾年以來的白酒產品包裝明顯簡約了許多。
“現在低端酒熱賣,這些酒價格不高,分配到包裝上的費用很少。同時,低端酒毛利降低,零售價才100元左右的酒,加50元的包裝不劃算。”杜應紅如是分析,我們需要刪繁就簡,回到市場本源,過去的所謂黃金十年忽視了消費者的真正需求,造就了畸形繁榮。而如今一切應該撥開濃霧,還市場本來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