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走出去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國內市場疲軟造成產能過剩的問題,白酒企業在更好的利用世界資源、整合世界資源發展自己。白酒企業走出去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國白酒的國際市場的占有率,但是我國白酒如何走出去,依然是大難題。
7月3日,來自五糧液、瀘州老窖、汾酒等的代表與嘉賓共聚“智享匯”沙龍第一季,探討“一帶一路”下中國酒行業的國際機遇。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在“智享匯”業沙龍第一季表示:大量跟隨一帶一路戰略走出去的中國企業和員工及移民,將中國的飲食文化和飲酒文化同步帶到了當地,并有所滲透,“高舉高打”的推廣不如依靠走出去的企業和國人,從第三世界開始逐步影響世界。走出去既要適應別人,也要影響別人適應我們。中國崛起的未來一定和中國酒業的崛起伴隨在一起,和一帶一路大戰略伴隨在一起,為中國的發展,為中國,為世界做貢獻,中國酒行業一定為世界作出更大的貢獻。”繼陸家嘴之后張頤武也提出企業走出國門,利用世界市場發展自己,我國本土酒企走出去迫在眉睫。
我國白酒企業走出去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國內市場疲軟造成產能過剩問題,企業更好的利用世界資源、整合世界資源發展自己。我國白酒企業走出去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國白酒的國際市場的占有率,但是我國白酒如何走出去,依然是大難題。
眾多洋酒品牌在中國開疆拓土,不可否認其營銷策略是成功的。中國白酒怎樣借鑒洋酒開辟中國市場成功的策略,走出國門被全世界消費者所接受喜愛?
酒業君認為,中國白酒對外出口需要“文化先行”。中國白酒釀造遵循傳統工藝,保留歷史、傳承釀酒文化。品酒,亦是品酒的歷史文化和歲月印記。
酒在某種程度上塑造了中華民族的性格,李白飲酒賞月思鄉心情、蘇軾對酒當歌豪放氣概。酒是一種載體,承載著中華民族5000年悠久歷史、燦爛文化,也承載著中國人積極向上自強不息的性格。白酒的出口是酒文化的輸出,中華文化的傳播擴散,更是向世界展示中國人的性格和情懷。
品類不同的酒,折射出不一樣的文化韻味,所以同一款酒不可能滿足所有消費者需要。白酒走出去需要走集體品牌路線,“抱團走向世界”。法國波爾多是著名的葡萄酒產區,人們對波爾多產區品牌形象產生心里認可后,繼而逐漸對波爾多產區的個別酒莊有了解的興趣,選擇自己喜歡的品牌。此時的波爾多就形成一個諸多酒莊的整體品牌形象,被世人熟知。
白酒走出去就是要被國外的消費者所認可,贏得更多白酒海外的忠實消費者,首先構建起能夠吸引他們的文化口味,其次在酒的口感上做革新,力求做到適銷對路。站在行業視角,展望發展趨勢,不管在哪里,不管是什么人,選擇一款酒,是人這種高級生命體特有的將“喜怒哀樂”附著于酒的情感表達。最終決定消費者選擇行為的,就是對某種文化的認同。說到底,文化是酒的靈魂。
在白酒出口方面,瀘州市值得一提。瀘州白酒出口融入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今年前五個月瀘州白酒出口國家和地區達到17個,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7個。 2014年第二季度,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出口白酒16批,貨值67.3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318.76%和100%。2015年瀘州市檢驗檢疫局統計截至5月31日,瀘州白酒出口貨值126.9萬美元,同比增長85.47%,實現百萬美元大關的突破。出口國家和地區前三位依次為緬甸、老撾、中國香港,而這些國家都是深受中國文化影響,對中華文明有著普遍認同感。
白酒是瀘州出口貿易支柱,瀘州檢驗檢疫局主動提升檢測能力,優化通關模式,充分利用原產地優惠、出口產品減免政策,降低瀘州白酒出口成本,助推瀘州白酒出口融入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
在瀘州檢驗檢疫局助力下,今年前五個月瀘州白酒出口國家和地區達到17個,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7個。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9個,出口貨值達88.61萬美元,占白酒出口總貨值69.83%。
我國白酒出口,需要政府的強大助力。這方面貴州政府值得一提,貴州地區建立綜合保稅區和信用保險業務,不斷加強和改進對企業的金融支持和服務,對本地區白酒出口有巨大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