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記者獲悉,四川古藺郎酒銷售有限公司下發了《關于紅花郎事業部變更為青花郎事業部的通知》。通知顯示變更的原因是根據公司戰略發展,經公司研究決定,紅花郎事業部變更為青花郎事業部,管理及業務范圍不變,事業部內設機構名稱及管理人員職位同步變更。
品牌升空,高舉高打,青花郎謀“高端盤”
今年以來,郎酒在推廣青花郎層面,動作頻頻。2月初,郎酒集團斥資4億元打造的央視晚間黃金檔特約劇場“郎酒•紅花郎黃金檔特約劇場”更名為“中國高端醬酒•青花郎特約劇場”。5月起,郎酒集團又推出了“青花盛宴•中國高端醬酒鑒賞薈”,在全國各地進行800場品鑒會,以進一步拓展消費群體。
同時,在廣告語層面,也是意欲將青花郎推到醬酒高端地位,6月16日,郎酒集團官微首次發布青花郎的全新廣告語——“青花郎,中國兩大醬香白酒之一”。其完整的廣告語為“云貴高原和四川盆地接壤的赤水河畔,誕生了中國兩大醬香白酒,其中一個是青花郎。青花郎,中國兩大醬香白酒之一”。而此前,青花郎的廣告語為“中國高端醬酒青花郎”。
除了品牌層面的動作,價值需要價格來體現,所以,今年以來,青花郎、紅花郎提價動作頻頻,2月25日紅花郎系列產品出廠價全面上調10%,5月11日,郎酒對青花郎產品出廠價格進行了提價15%的調整,即每瓶上漲100元,6月中旬,紅花郎全國降低配額, 7月1日起價格再次上調10%。
對此,曲成管理咨詢公司董事長蘇元輝分析認為,這是郎酒應對醬酒消費升級后,消費者的消費主流價格帶的變化進行企業戰略的轉變。
卡位茅五,青花郎“碰瓷”茅臺這招怎么樣?
然而,青花郎的沖高端之路并非那么簡單。
有安徽某白酒經銷商在受訪時告訴記者,原來他既做紅花郎也做青花郎,近來他已經轉做茅臺。對于放棄郎酒品牌的原因,該經銷商表示,主要是庫存壓力太大了,其次是利潤不高。
也有河南的白酒經銷商告訴記者,郎酒的青花郎在河南有一定影響力,但青花郎的高端化之路在消費者認知層面尚遠。
也有經銷商告訴記者,紅花郎10年、15年前期價格擊穿,現在也正處在恢復期,現在看來,郎酒高層看到了醬香酒的熱度,急于讓青花郎快速占位高端,但這招目前來看有點“冒進”,但是做大青花郎的思路我是認同的。
正一堂營銷咨詢機構董事長楊光認為,郎酒今年以來引入外資,力推青花郎高端產品,對產品和組織架構的頻繁調整,主要目的就是志在2019年上市,可以看出其決心很堅定,但是欲速則不達,在這一沖刺的過程中,難免會在市場方面給各個渠道施加一定的庫存壓力,長期下去,會讓經銷商團隊逐漸失去信心,這個的確需要引起郎酒的重視。
在楊光看來,高端消費的市場容量畢竟有限,茅臺的品牌力和市場效應已經在消費者中樹立的一騎絕塵的口碑,其他品牌要想再造一個高端品牌大單品,很有難度,首先不能僅僅只是戰略上的緊跟,更需打造自己獨特的品牌差異性,提升自己的品牌價值,同時還要在消費者培育上下工夫。郎酒要在保證經銷商利潤的前提下,保證各個渠道合理的庫存,才能助力產品沖向高端。
對于郎酒提出的要做中國兩大醬香白酒之一,蘇元輝認為,追隨行業領軍者是不太明智的選擇,此舉只會更加凸顯領軍者在行業內的地位。而對于近來郎酒對紅花郎、青花郎進行提價、控量等系列動作,蘇元輝表示,郎酒目前的市場品牌力相比茅臺還有一定差距,同時他們對渠道的掌控力度也不是很好,所以他們這些調整,目前看來存在一定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