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牌集中化成為行業發展的確定性。雖然上半年白酒上市公司的年報還沒有完全披露,但是名酒的集中化發展已成定局。比如茅臺公布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35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37%左右,對于下半年怎么干,茅臺集團董事長李保芳在半年工作會上,提出判斷是2018年全年實現900億,明年拿下1000億,2020年迎來“后千億”時代。其他名酒企業雖然沒有公布業績,但從上半年的整體態勢看,將會繼續呈現名酒領跑的態勢。
二、“一高一低”發展成為確定性。在消費升級的浪潮推動下,白酒銷售的價格空間被進一步打開。這具體體現在兩個層面,一是茅臺整體帶動下的名酒高端、次高端市場的擴容,二是30元以上光瓶酒的發展。人們消費觀念的變化,直接帶動了一高一低兩個市場的發展。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三、瘦身和超級單品成為確定性。消費升級帶來的一個直接影響就是,人們對品牌關注度的提升。聚焦核心品牌成為企業發展的主要戰略,比如茅臺、郎酒、瀘州老窖都提出瘦身戰略,并且付諸行動。而在戰略帶動下的超級單品策略,也成為企業發展的尖刀。比如2018年上半年習酒1988單品過10億,讓白酒超級單品陣營繼續擴容,也帶動了企業的整體發展。
四、健康酒的外拓充滿不確定。2018年上半年健康酒,包含健康白酒、保健酒、黃酒的向外拓展的態勢值得關注。其中最明顯的椰島和古越龍山,切合消費升級和大健康兩大風口,但需要關注的是,從產區市場到銷區市場,如何找到適合的經銷商資源,如何形成消費場景,從而實現渠道的布局和消費的動銷,需要企業去研究。
五、酒業新零售的推進需要時間。從目前來看,酒業的新零售仍然處在探索階段,其主要銷量依然集中在傳統渠道之中。線上線下的融合,消費體驗的升級,還需要時間。
六、醬酒熱下的洗牌暗流涌動。2018年醬酒迎來第二波發展浪潮,主要推動因素在于名酒整體復蘇的行業大勢,一線醬酒及二線醬酒都獲得了快速發展,尤其是習酒和國臺表現突出。同時我們也看到很多中小品牌摻雜其中,可以預見的是,隨著醬香酒一二線品牌的擠壓式增長,醬酒市場將出現進一步整合和凈化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