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創新低之后,白酒股也在9月18日、19日迎來連續反彈。同時今年中秋、國慶需求旺季即將到來,目前白酒市場將迎來怎樣的新局面、新挑戰、新未來。行業趨勢專家、海納機構總經理、中國酒業協會常務理事呂咸遜近日再度發聲,拋出三大新觀點,詳解白酒新邏輯。(以下為口述文字整理)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第一個觀點,中國白酒行業正處于本輪復興期的中期
很多人說這個行業是不是到頂了,實際上不能這么判斷。白酒行業首先是有周期性的。白酒行業的周期性與宏觀經濟的關聯度一向是不高的。白酒行業的周期性有自身的特點和核心因素,才導致了周期性。真正的上一輪是2005-2012年七年黃金期。這一輪的調整期差不多是13-16年3年半的時間。這一輪我們也是看到三線白酒也剛開始起來。白酒行業的周期性最重要的不是宏觀經濟的影響,最重要的是營銷上的“牛鞭效應”造成的,白酒行業受到“牛鞭效應”的影響特別大,原因是白酒行業的品類特點,白酒行業是沒有保質期,而且是酒是陳的香的。它導致“牛鞭效應”的放大性比別的行業大,這是很重要的原因。從這個角度來講,我認為目前在復興期的中期,并且這個復興期的中后期受到兩個因素的影響會拉長。
第一個因素,飛天茅臺,飛天茅臺真的是稀缺的。茅臺就是四年的這樣一個周期,用產量滯后4年的看,平均銷量與產量的比值在81.5%。所以,你就可以用2015年的產量大概預計2019年的銷量,因為2016年的產量預計2020年的這樣一個銷量。從這個角度來講,2020年之前,飛天茅臺這個稀缺性是解決不了的。行業的定價權是來自于茅臺的定價權。
第二個因素,中國的白酒行業上一輪的調整期,2013-2016年這些行業酒企都比較理性的?次寮Z液和國窖1573,就可以看出行業的領導都很理性,五糧液和國窖1573不約而同的在6月底7月初控貨挺價,就說明行業比較理性,會延長這樣一個周期。
第二個觀點:三四線城市消費升級不比一二線城市差,要重視三四線城市的消費升級
天貓負責大消費的事業部總經理做了一個跨行業的分析,從很多快消品在天貓上的增長變化來看白酒。他發現中國的快消品,中國的主流快消品,包括中國白酒,實際上三四線市場消費能力的變化,消費升級的變化,跟主流的一二線市場差距不是特別大。中國高端白酒增長,中國的次高端白酒行業,特別今年上半年也特別好,這機會來自于哪里,是誰給了這么大的一個需求的變化?天貓這個觀點很重要,從消費升級來看,三四線城市不比一二線城市差。
第三個觀點,白酒格局劃分方式需發生改變,600元以上高端和50元以下低端酒需進一步細化
我在2016年2月提出把中國白酒劃成600以上是高端,300-600是次高端,100-300是大眾品,50-100是中低檔盒裝酒,50元以下就是中低端光瓶酒。實際上市場格局的變化,產品價格區間的變化都會帶來戰略發展路徑和營銷策略的變化。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建議要考慮進一步細分。個人認為,茅臺跟五糧液生意邏輯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需要一個新的細分方式的變化,兩頭要值得琢磨,600塊錢以上的可以分成兩類,50塊錢以下的值得進行研究,50元以下的正在發生巨大變化,光瓶酒正在消費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