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白酒企業半年報陸續發布,國內白酒市場回暖的言論不絕于耳,亮閃閃的成績單猶如一劑強心針,給這幾年持續低迷的白酒市場帶來了曙光。恰逢中秋來臨,白酒旺季正式拉開序幕。前有上市公司發來捷報,后有市場旺季來襲,國內白酒企業開始謀劃一場漲價大潮。
據悉,3月春糖,五糧液高調宣布普五出廠價上調20元至679元,與此同時還取消了每瓶30元的市場支持費用。時隔半年左右的時間,五糧液宣布普五再次提價60元,調整后價格為739元/瓶,同時建議零售價格為829元/瓶,并將于9月15日起執行新價格。
然而,漲價并非是五糧液的獨家行為,5月初,瀘州老窖旗下高端產品國窖1573宣布一次性提價15%。擁有天之藍的洋河也宣布將這兩款產品出廠價分別上調4元和2元。除此之外,漲價潮還涉及到眾多地方酒企。
但值得一提的是,白酒行業大哥級品牌茅臺卻提出不漲價的言論,貴州茅臺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李保芳在貴陽召開的茅臺集團新聞發布會上表示,53度飛天茅臺終端零售價格在1000元左右。
對于茅臺高端不漲價眾多業內人士卻認為,市場上茅臺庫存較少,企業不主動提價,卻不能避免經銷商自行提價。無論是以五糧液為首的漲價大軍,還是面對漲價低調行事的茅臺,國內白酒市場回暖所帶來的漲價潮說來就來了。
依筆者看來,漲價好或者不好的評論現在來看為時過早,國內白酒市場黃金十年已經終結,企業更多應該去考慮如何與消費者對話。尊重市場規律的漲價才是明智之舉,那些為了漲價而漲價,脫離市場規律的品牌,絕對是一種盲目的冒險行為。雖然白酒上市企業的財報相當亮眼,但是回歸市場大環境不難發現,國內白酒市場距離真正回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僅如此,從國內經濟環境而言,高端白酒的市場空間依然是放緩的趨勢,那么如何漲價、漲幅多少,對于企業而言,絕對不是一件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