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糧液定增23億元的“混改”方案出臺半年后,終獲主管部門批準。五糧液近日發布公告稱,混改方案已經獲得國資委通過,目前尚待證監會審批。業內人士表示,近期酒企混改有所加速,但仍面臨不少阻力,企業若想混改應量體裁衣。
欲借混改進行利益捆綁
近日,五糧液發布公告稱,四川省國資委批復,“原則同意本次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接下來,五糧液的“混改”方案還需通過股東大會審議、證監會核準等流程。
對于本次混改的目的,五糧液在公告中指出,包括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和引進優秀經銷商,鞏固銷售渠道,以及滿足公司營銷體系和營銷模式的變革需求等層面。一位五糧液內部人士表示,“通過定增,員工、經銷商跟企業利益綁定,公司發展的改善會更加明顯。去年至今,五糧液公司業績和市場銷售狀況的改善,都跟混改方案的推進有一定關聯。”
在白酒營銷專家肖竹青看來,五糧液推進經銷商持股實質上是為了將雙方的利益捆綁在一起。以往廠商關系都是以廠家為主導,經銷商成為股東后可以實現利益一體化,增強渠道話語權,增進經銷商的參與積極性,品牌的忠實度也會隨之提升。
據了解,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中國白酒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包括五糧液在內的多家白酒企業出現了價格倒掛、渠道分流等問題。與此同時,由于利潤微薄甚至虧本,白酒行業的經銷商體系也飽受沖擊。為此,五糧液曾推出了包括補貼在內的多種經銷商優惠政策,以恢復經銷商的元氣,但效果并不明顯。而此番讓經銷商參與持股,除捆綁彼此利益外,核心經銷商也增大了自身的話語權,使其能在一定程度上對于上層決策有了自己的發言權。
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分析認為,員工持股計劃將使管理層和流通股東的利益趨于一致,把企業的成本內耗降到最低。然而五糧液龐大的體量、復雜的關聯企業和組織架構體系,都決定了混改的難度和跨度較大。
酒企混改應量體裁衣
在五糧液混改方案獲批之前,沱牌舍得集團引入民資的“混改”方案已再進一步。5月9日,沱牌舍得股份公司公告稱:5月8日收到射洪縣國資局轉來的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相關批復。
根據沱牌集團方案,射洪縣人民政府向天洋集團轉讓所持四川沱牌舍得集團38.78%股權,同時由天洋集團對沱牌舍得集團進行增資擴股。重組后,天洋集團持有沱牌舍得集團70%的股權,射洪縣人民政府持有沱牌舍得集團30%的股權。沱牌舍得股份公司的控股股東仍然是沱牌舍得集團,實際控制人將由射洪縣人民政府變更為天洋集團周政。在獲得國務院國資委批復后,重組方案還要得到證監會批復同意后才能實施。
而除了五糧液和沱牌舍得,老白干此前也發布了定增公告,茅臺混改方向也被媒體曝光,方案包括:股份公司再融資,其他子公司引進戰略投資者,實現集團控股、其他資本參股、員工入股等。
在肖竹青看來,白酒企業在去年紛紛混改,實屬壓力所迫。“隨著白酒行業大環境的衰退,白酒行業陷入空前的發展困境,當地政府已經沒有更多的資金力量去幫助國有酒企發展,因此只能通過混改進入戰略投資者。”他同時強調,白酒企業的混改是一個行業的發展方向,但是不同的企業在啟動混改時一定要量體裁衣,做出對企業有利發展的混改方案。
白酒專家鐵犁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白酒混改是一個方向,最終走向純市場化,目前的混改只是一個時期的發展階段。鐵犁表示,由于白酒過去的輝煌讓白酒企業的估值較高,導致在企業引入戰略投資者時在價格方面存在分歧。另外,白酒行業的混改有四個方面的阻力,包括政府、管理團隊、職工及參與方。而相比較而言,白酒上市公司的混改難度相比非上市白酒公司要更難一些。
對于白酒企業掀起的混改熱潮,業內人士表示,在白酒行業低迷的當下,尋求戰略投資者脫困的酒企可謂與投資者一拍即合。不過,混改之后,白酒企業應該如何發展仍是值得思考的問題,“混改讓行業外的企業有了進入白酒領域的機會,但接下來的路怎么走很關鍵,外行人入局能否走活這盤棋,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