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進口酒的大幅回暖,進口酒再次成為不少酒商的選擇。然而,此輪進口酒熱潮是否仍然延續幾年前螞蟻搬家式一哄而上的小散局面呢?進口酒商家結構與需求與過去有何不同呢?如何才能形成進口酒供需平衡的良性市場呢?
進口酒市場率先回暖。以2015~2016年一季度的進口酒數據為依據,進口酒可謂真正迎來了復蘇。雖然從價值規模上,進口酒市場仍無法與拉菲時代相提并論,但龐大的進口量告訴我們,消費市場對進口葡萄酒的需求正在穩步提升。隨之,在中糧、張裕、華致酒行等大商的帶動下,有越來越多的酒商開始把重點放在進口酒銷售上,不少中小創業型投資者把進口酒作為進入酒行業的突破口,就連“不可一世”的電商巨頭也表現出對進口酒市場的極大興趣,的確2015年進口酒的官方數據非常亮眼,但是在“三公消費”的大環境下,依然“激流勇進”的“賣酒小高潮”參與者們是如何看待市場的呢?
5月4日,京東紅酒新聞發布會暨第三屆京東國際紅酒節啟動儀式在京東集團總部隆重舉行。發布會上京東除了發布紅酒“三大戰略”以外,還宣布將全網獨家首發奔富酒莊新品——“Max's經典”。與其說奔富酒莊借京東平臺發布新品,但不如說是奔富酒莊急于讓外界知道:京東看好我們!
5月11日,京東超市召開“吃貨嘉年華”發布會,發布了"京選生活計劃"的戰略決策,各大品牌商紛紛表示支持,其中也不乏人頭馬君度這樣的洋酒界大佬,現場京東超市就與人頭馬集團簽署品牌直供戰略合作協議。
與淘寶針鋒相對,京東酒水節應運而生
從大到小,進口酒熱在酒商群體迅速“傳導”
相較于大的“小舉動”,中小型投資者的“大動作”更值得人關注。當《中國酒業》記者問及為什么看好進口酒市場時,業內人士也紛紛作出表態:
去年下半年剛剛入行的進口啤酒銷售商趙先生表示:剛開始做,目前只在北京,河北,西安三個地方,其他市場正在考察,市場比較好,需求量大,光是餐飲類的需求已經很大了,酒吧夜場暫時來不及考慮。
無獨有偶,在國內擁有貿易公司,來自義烏的海歸金永慶在接受《中國酒業》記者采訪時也表示,近期獨家代理了一款玻利維亞高度蒸餾葡萄酒,對于個中原因,金永慶表示:剛剛回國來,國外人口少,葡萄酒都擁有巨大的市場,國內的進口酒發展潛力一定是巨大的,尤其是對身體很有好處的葡萄酒。與國外相比,國內雖也有自己的葡萄酒,但是相較于進口葡萄酒,中國本土的葡萄酒品牌在文化底蘊、發展時間、資金、技術、經驗方面都沒有進口酒的競爭力強。國內市場的進口酒品牌繁雜,所以這次回國,選擇了這款比較小眾的玻利維亞高度蒸餾葡萄酒進行“試水”。
《中國酒業》記者從金永慶的合作伙伴——玻利維亞國籍的Davicho處了解到:與南美不少新興產區一樣,玻利維亞盛產葡萄酒,擁有最適宜葡萄生長的緯度帶和氣候,這里生長的葡萄果實更具風味,而且果香更加濃郁。“我們選擇中國是因為近年的中國市場形勢非常好,并且我們認為中國市場依然擁有巨大的潛力,以及中國對于進口商品稅有很大的優惠政策。”企業應該積極調整產品結構,不斷開拓新的銷售市場、銷售渠道和新的模式,真正取得大眾人群認可,從而贏得穩定的市場地位。“中國的物流產業做得相當到位,無論在什么地方,我都不需要擔心貨物會在運輸流通上出現問題。” Davicho表示。
中國酒業協會所公布的官方數據的呈現,表示出國內酒行業整體形勢仍處于弱復蘇,但是進口酒而言,強勁的增長已經令市場形勢毫無懸念,也難怪如此多的商家“見機行事”。
內外因素,共同支撐了進口酒的弱復蘇
事實上,進口酒的復蘇,是受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首先,擁有國內強大的消費轉型動力支撐。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中國從出口型經濟轉向內需型經濟,消費已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據商務部數據顯示,2015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接近60%,其中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城鎮化率逐年提高也在促進著消費結構的不斷升級,2015年我國城鎮化率達到56.1%,城鎮常住人口達到了7.7億,城鎮消費群體不斷擴大導致消費結構不斷升級;中產階級群體壯大,同樣是促進進口酒消費的一大因素。同時《全球財富報告2015》顯示:2015年中國中產階級超過1億人,掌握全國32%的財富。另外社會主要消費人群年輕化,性別消費差異減小也是消費轉型的一大原因,現今80、90后的消費能力增加,這兩代人對于進口產品的認知和接受程度是遠遠高于60、70后的。
其次,國家對于進口商品寬松的稅收政策以及保稅區的設立等諸多對于進出口商品的優惠政策從根本上推動了進口酒的發展。以及不得不提到的,進口酒的質量價格優勢,國外的產品機械化程度高,絕大部分國家地廣人稀的制作成本優勢和對于產品品質苛求的嚴謹出品態度,使進口酒的競爭力大大增強。
抓住機會,進口酒商經營緊盯幾件事
在群雄爭據的時代,進口酒投資者如何能順利分到一杯羹?為此《中國酒業》記者認為:第一,要明確消費群體,絕對是社會大眾,而不能象過去那樣緊盯利潤豐厚的高端產品;第二,國家、產區品牌不可忽視,就如同說到進口啤酒大家就知道是德國,提到葡萄酒消費者首先想到法國波爾多一樣,國家品牌效應使產品推廣的一大利器;第三,明確產品定位,進口啤酒無疑是快消品,而洋酒就不需要以快消品定位,建議立足“專精“,滿足不同群體需求;第四正確認知渠道品牌效應,好的渠道不代表好的銷量,如果產品品牌不夠硬也不妨考慮渠道品牌;第五,正確對待紅海和藍海,追求小眾的同時還需要考慮到消費者的認知,以及企業對于小眾產品的推廣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