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月份本是白酒銷售淡季,但國內眾多知名白酒企業卻頻頻爆出新動作、新政策,成為行業議論的焦點。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劍南春、郎酒等各個名酒企業都出了怎樣的新政?新政背后,又反映出了名酒品牌和市場發展過程中的哪些信號?
名酒企業新政頻出
茅臺:穩價格、瘦品牌
為了穩價,茅臺連續處罰百余經銷商,并免除了某省區副總經理,彰顯了穩價的決心。除此之外,茅臺還對產品進行了調整。
5月23日,在茅臺銷售公司、醬香酒公司營銷系統工作會上,茅臺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李保芳表示:價格從目前來看是管住了。此外,茅臺下發了關于品牌管理有關事宜的通知,明確指出每個子公司保留的品牌數量不超過10個,每個品牌的條碼數不超過10個。最終七大子公司共計60支產品被保留。
五糧液:向終端要效益
在6月2日舉行的“共商、共建、共享”2017年五糧液股份公司運營商代表工作會上,五糧液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曙光透露出了兩大信息:一是要讓經銷商賺錢,二是要向終端要效益。要實現這兩大目標,李曙光圍繞戰略、形勢、市場、營銷四個方面核心問題布局了“曙光時間”的施政綱領。
洋河:拍賣“手工班”經銷權
今年5月27日,洋河為什么要在江蘇南京舉行52度“夢之藍·手工班”(零售定價為1688元/瓶)經銷權拍賣會?洋河推出此款產品,不僅僅在于產品本身,而更重要的是向行業傳遞一個信息:匠心精神、文化自信,志在通過價格的杠桿作用撬動其他產品的市場動銷。這正如洋河股份董事長王耀所說的,“夢之藍·手工班”具有多重稀缺性,是站在未來謀劃當前的高端戰略性產品。
瀘州老窖:向百億俱樂部沖刺
瀘州老窖在2016年實現高增長,被業界看好。5月25日,在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度股東大會上,瀘州老窖股份公司總經理林鋒、副總經理沈才洪在會上明確提出了2017年的奮斗目標:瀘州老窖將突出“堅持、創新、沖刺、激勵”的發展主題,力爭實現營業收入101.28 億元,同比增長22%。繼續梳理產品,條碼數從2015年的8700個到了現在的430多個,在不影響國窖1573和瀘州老窖的前提下,每一年都會實施淘汰。林峰認為,如果開發產品有5—10個大單品就很滿足了。
郎酒:漲價停貨,整頓市場秩序
5月18日,郎酒連發兩份通知,一份是關于停止接受紅花郎上市十周年紀念酒和郎牌郎酒訂單的通知,另一份是關于對某商貿公司停貨整改的專項通報。時隔不久,郎酒再度發文處罰大批低價違約的紅花郎經銷商和聯盟商,甚至相應區域業務負責人也在被罰之列,處罰人數超過百人。
自今年年初,郎酒就對旗下核心產品紅花郎在一周內進行兩次連續調價。一次是2月25日,紅花郎(10)廠價上調20元;紅花郎(15)出廠價上調40元;另外一次3月1日,紅花郎(10)出廠價再度上調20元,紅花郎(15)上調40元和60元。
此外,汾酒、劍南春等名酒也做出了一系列動作:5月25日,汾酒青花(20)每瓶上漲20元,而青花(30)52度和48度兩個產品進行升級。5月初,劍南春在也發文挺價,要求各商家“水晶劍”出貨價不低于335元/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