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貢酒與洋河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傳統名酒,都是所在區域龍頭,都擅長渠道營銷,都抵御了行業危機率先復蘇……那么問題來了,古井貢能否復制洋河之路,實現全國化征程?當年洋河收編雙溝,實現了彎道超車,現在的古井貢并購黃鶴樓,能否殺入行業一線陣營?
白酒行業近期的熱點,莫過于古井貢并購黃鶴樓。自2010洋河、雙溝合并后,白酒行業鮮有成功的并購案例。在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會遇到增長的瓶頸,并購無疑是打破天花板的最好方式。當年洋河、雙溝如果不合并,很難講洋河能夠超過瀘州老窖,有了與五糧液抗衡的資本。
分析古井貢與黃鶴樓的合并,洋河是最好的參照物。而且兩者有不少相似之處,更具有可比性。作為中國名酒,古井貢、洋河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在上個世紀,一度時間,安徽白酒在江蘇風生水起,以洋河為代表的江蘇白酒陷入困境。
從歷史底蘊上來看,古井貢酒和洋河差不多。另外,洋河是江蘇的龍頭,古井貢酒是安徽的龍頭,兩者在省內都有足夠的市場基礎以及調配資源。唯一不同的是,江蘇省內白酒品牌沒有那么多,古井貢酒面對的競爭對手更多一些。
在2011年行業轉型時期,古井貢酒和洋河雖然一度出現下滑,但都頂住了行業危機,迅速的穩定下來,率先觸底反彈,成為近幾年表現最搶眼的明星企業。另外,古井貢酒和洋河的模式有相似之處,都以擅長營銷著稱。
連現在的并購擴張之路,古井貢酒都與洋河非常相似。不同的是一個是同城并購,一個是跨區域并購。既然如此多的相似之處,古井貢酒能否成為下一個洋河,通過并購之路迅速實現市場和品牌的全國化?
這取決于古井貢的運作能力,以及并購對象黃鶴樓。公開資料顯示,黃鶴樓擁有武漢、咸寧、隨州三大基地,員工2000余人,百年以上的窖池1000余口,原酒庫存過萬噸。唯一的銷售數據是2013年銷售10億元。
從公告來看,古井貢對目標資產做出業績承諾,交割日起未來5年收入分別為8.05億元、10.06億元、13.08億元、17.01億元、20.41億元,復合增速26.19%,交割后5年內凈利率不低于11%。這意味著黃鶴樓酒業2015年的銷售不到8億元。
根據古井貢酒公布的2015年年報,實現營業收入52.53億,同比增長12.9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15億元,同比增長19.85%。按照去年的增長速度,加上黃鶴樓的貢獻,古井貢酒2016年銷售應該接近70億元。
對于此次合并,中泰證券研究員胡彥超認為,短期來看,古井是省外擴張的標桿,收購黃鶴樓將強化中低端產品競爭力,目前古井管理層已入駐黃鶴樓,管理架構基本完成,有望加速打開湖北市場。
也有另外一種聲音認為,對于古井貢酒不會抱有過高的目標,因為現實環境已經決定無法再造一個茅臺、洋河,過去省外擴張事半功倍,現在則是相反。
從行業客觀環境來看,古井貢酒確實沒有洋河好。但可以肯定的是,黃鶴樓酒不會成為古井貢的負擔,不一定能夠幫助古井貢快速實現全國化,但可以拉開與迎駕貢酒、口子窖酒的差距,形成巨大的領跑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