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年份酒隨著不斷被推廣受到了大眾追捧的同時也迎來了質疑。日前,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書玉公開表示,中國酒業協會探討的年份酒行業標準有望在今年發布。這一消息的發布,將年份酒再次推向了風頭浪尖。
在中國的傳統白酒文化中,“酒是陳的香”已經成為了共識。在人們的普遍意識里“酒齡”長的自然是好酒,價格自然也高。為了迎合市場,許多酒企便精心策劃包裝,推出不同批次的“年份酒”、“年份原漿”等。某某10年、15年、30年等年份酒如雨后春筍涌現出來。
在普通消費者看來,“年份”是指酒的真實儲存窖藏時間,其實不是這樣的。年份酒并不是將窖藏一定年份的酒即時包裝得來的,而是用具有一定窖藏年份的老酒,對新酒進行勾調而成。甚至現實中,有的年份酒里真正的年份酒也許只有一兩滴,有的則是在產品名稱上打年份酒的擦邊球,有的年份酒比建廠的時間還長,簡直成了行業的笑話。而這也已經成為了一種普遍的行業現象,但是,大眾不免好奇為什么年份酒的年份不是自己以為的儲存年份呢?
年份酒大多是營銷需求
年份酒的年份為什么不是真實儲存年份,究其原因,市場需求是其不可避免的因素。因為市場的需求量太大了,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酒企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很難實打實的用100%的儲存年份酒。
一瓶白酒標注上“年份”二字,含金量會提升多少?同一品牌白酒掛上“年份”二字,價差便可達數百元乃至數萬元。例如,郎酒“紅花郎10年”官方指導價為458元/瓶,“紅花郎15年”則達到698元/瓶,相差240元。在京東茅臺官方旗艦店,茅臺15年53度500ml預售價4999元,是普通茅臺酒價格的好幾倍,而50年茅臺陳釀53度500ml預售價則達到18999元。
其實自上世紀90年代古井貢首先推出“年份原漿酒”概念之后,整個白酒行業就慢慢進入了年份即身份的狀態。年份酒的巨大紅利,導致了整個白酒年份酒市場的不平衡,致使很多酒廠在做年份酒時投了機。例如,10年年份酒并不是儲存了10年的酒,而是用不少于十年的基酒和其他年份的酒進行勾調,至于一瓶500ml的白酒里面10年基酒的含量是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年份酒的基酒儲存量有限
現在市場上的年份酒之所以不全用百分百儲存年份的酒,和基酒儲存量有很大的關系。畢竟過去的時間當中,礙于生產能力的大小,能儲存到今天的10年、15年、30年酒的數量有限,若按真實的年份銷售根本不夠供應的。
因為陳酒的基酒量有限,現在所謂的年份酒并不是將窖藏一定年份的酒即時包裝得來的,它們絕大多數都是經過調制出來的。年份酒的年份是指酒從原料生產出來(原酒),經過儲存(陳釀)、勾兌成成品的時間,即陳釀時間。據中國著名白酒專家賴登燡介紹,存放二三十年及以上的白酒,用不同年份的酒勾兌后,當年的基酒含量至少要超過50%才能標注酒齡。這也就是說一瓶500ml裝的真正的20年年份酒,是由至少半斤以上的20年陳釀基酒與其他年份的酒進行勾兌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