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為什么現在“山寨品牌”集中式出現?
前面我們說到,“山寨品牌”一直都有,只是從沒像今天這樣,一下冒出這么多,多的連正品廠家看了都是一臉無奈。難道這些山寨品牌的生產者都心有靈犀,選好了時間一起組團來山寨,還是另有其它原因?
在老許看來,只所以現在集中出現,無外乎以下四點原因:
1、 品牌效應:我們知道,現在市場已經形成高度的品牌格局,且品牌對市場及消費者的吸引力相當強,可以說已經逐漸接近于唯品牌論購買、唯品牌贏市場的階段。
2、 成功效應:在過去某個階段,的確有個別山寨品牌成功逆襲的案例,可能白酒逆襲的案例還不是特別明顯,但紅酒特別是進口紅酒,不少“山寨品牌”活的風生水起,甚至一度市場超越正品份額。
3、 消費盲從:有人說,中國的經濟發展是世界的奇跡,這個奇跡來的太快,以至于很長時間來,大多數的消費者只是消費,卻缺少甄別產品真假好壞的消費基礎知識,這也無形中給了假貨以及山寨產品適當的生存空間。
4、 投機心理:正是由于很多人看到了市場的品牌效應、山寨品牌的成功案例、以及消費者似懂非懂的消費能力,促使很多人開動腦筋,不走“尋常路”,想著通過“山寨”實現彎道超車、快速致富。這條路看著很美,但更多的其實就是一條投機路。
③、“山寨品牌”究竟還有沒有市場?
產品只要生產出來,都會有它的市場,區別只是多少的問題。即使是生產假貨,也會有人明知是假貨,依然去購買。更何況中國人口眾多,即使前一波消費者變聰明了,總有后一波“很傻很天真”的趕著做接盤俠。
但市場經濟發展到今天,消費者被各種“套路”營銷到今天、被各種假冒偽劣、山寨產品坑蒙到今天,已經開始逐漸清醒,消費變得越來越理性、越來越聰明、越來越專業、越來越講品味、講正品。在這種情況下,留給山寨或假貨的市場機會也越來越少,或者說山寨產品的最好紅利期已經過去。
我們必須要清楚,市場是由消費者決定的,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口味、要求等改變的同時,實際上也在倒逼著市場或企業去改變,不改變就只能被淘汰出局。
過去拿一個山寨產品出去,別人也傻傻分不清是不是山寨,甚至還以為山寨就是正品廠家的產品,自己也不會因此丟面子;而現在再拿著一個山寨產品出去,大家一看,就知道你這不是正品廠家生產的,你說到時難為情吧!
特別是酒類,不管是送禮還是請客,那都是很講究面子的,如果你拿個山寨產品去招待或送禮,不但面子沒了,恐怕連關系也搞砸了,好辦的事也因一不小心用了山寨產品而變的不好辦了,換成你是消費者,你會愿意拿著關系去冒險嗎?我想,稍微理性的、能消費起正品的消費者,都不會選擇山寨品。
這種山寨產品投放市場,消費者不愿買單、經銷商不愿去做,除了燒錢滿足了一下“自以為聰明”的欲望之外,更多的就是膈應及擾亂了正品市場,一旦正品廠家跟你較真起來,弄不好你就是偷雞不成蝕把米,惹了官司惹了騷,除此啥也沒撈到!
鑒于此,老許建議,不管是廠方開發新品,還是開發商貼牌新品,能不走山寨,就不要走山寨這條路,傍名牌這條路過去可能是一條“捷徑”,但今天它依然是一條“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