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凈利潤表現看,前7強白酒,除了牛欄山,都是超過10億的水平,與后來者有明顯的差距,從增長幅度看,茅臺增速最高,汾酒、五糧液、古井、老窖和洋河次之,這凸顯了一線白酒企業高端業務的良好表現。
比較來看,前7強白酒企業,在2017年做到市場競爭力的提高。通過“弱肉強食”般的市場競爭,它們實現了自身體量的猛增。其復蘇狀態,對整個行業尚不具有普遍的參照意義。
新賽道上先開“排位賽”
2017年,貴州茅臺成為一個逼近600億的白酒巨頭,其凈利潤甚至達到了270.79億。要知道洋河2017年收入才接近200億元。我的年利潤超越你的年營收,這絕對是強大到沒朋友。
五糧液去年年收入首度超過300億,凈利潤接近百億。這個成績單,已經超越了公司上市以來的最好水平。與自己對比看,“二次創業”的五糧液表現出了扭轉頹勢和強勁復蘇的一面。
在行業調整中,五糧液曾一路被洋河直追,洋河在老賽道上也有著驚人增速。但隨著賽道轉換,動能轉換的洋河降速發展,現在,近200億的洋河,在短時間已經很難追上五糧液了。
無論如何,洋河的增長速度都堪稱穩健。基于它現在的體量,以及在賽道上一貫的控制節奏,洋河暫時雖追不上五糧液,但也不會被瀘州老窖追上。
再看瀘州老窖,老窖2017年最大的亮點是重回百億俱樂部。遙想行業調整中慘遭“腰斬”,現在老窖已經沖刺到了一個新高度,并實現行業中第4個百億占位,今年定能越過營收巔峰。不過,想重回“茅五瀘”時代,瀘州老窖還需要相當大的加速度。
古井雖然是當之無愧的徽酒老大,但從近年來看,公司面臨競爭面較大,一方面是徽酒內部,其凈利潤僅略強于口子窖,但后者營收要遠不如前者。另一方面,“雙名酒”加持的古井,在沖刺百億上沒有顯現出很強的沖擊力。
作為一家非名酒企業,牛欄山在一堆名酒企業顯得特殊,但某種方面上,這正顯示了其別樣的“民酒”氣質?梢钥吹剑,公司營收從40億元、50億元,60億邁步依次遞進。未來,牛欄山具備穩健沖刺營收百億的可能。
山西汾酒去年以改革和高增長引發行業關注。2017年,山西汾酒增長速度較快,直接從2016年的40億,邁進了2017年的60億,正向其巔峰時期收入看齊。汾酒集團前期報告曾顯示,公司酒類業務在2017年已達到70億+水平,其酒類業務沖刺百億有基礎。
在未來的新賽道上,這7家企業仍將位列一線軍團陣營。不過,隨著加速度出現,前七強座次的排位賽,一定會成為行業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