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賣店和互聯網都是在一定程度上讓酒廠頗為頭疼的事情,前者很難盈利,后者總是低價。然而,作為行業土豪級企業的茅臺,試圖將兩者融合在一起。要開啟一種新的模式,一是要盤活“專賣店”,二是要借力互聯網。
這個項目就是“茅臺云商”。其負責人聶永曾說這個項目“與滴滴打車平臺有異曲同工之效”,專賣店/經銷商要承擔地面送貨的職能。
近日,這個“滴滴打酒”的項目終于傳出了落地的消息。茅臺公布了4大舉措:
1、展開茅臺云商專賣店資格認證,下發認證證書;
2、加入云商平臺的經銷商可以獲得積分,積分享受集團不同服務;
3、每通過云商平臺實現銷售將享受10元/瓶的推廣費用;
4、開現場宣貫會,講解云商戰略,明確不會搶經銷商飯碗。
另據悉,茅臺電商的董事長空缺已久,近期內部正在公示,貴州茅臺酒股份電子商務有限公示副總經理聶永有可能接任。
互聯網和專賣店的整合,有哪些核心問題要解決?
第一、茅臺云商項目從主要目標看本質上就是茅臺“專賣店”的“互聯網化”、“O2O”化,茅臺試圖通過以互聯網為手段、以專賣店為載體,實現與消費者的更好溝通和連接,謀圖實現茅臺的互聯網化轉型。是品牌商電商化的一種積極嘗試。
第二、與其它品牌商的電商化相比,“茅臺云商專賣店”的優勢是它的“保真需求”是市場的“強剛需”,會有一部分的“剛需流量”;缺點是這個平臺上的商品是封閉的,主要是茅臺的主品和系統酒,產品開放性很低,開放的全行業酒水O2O電商——“酒快到”都因流量的不足步履為艱,更別提茅臺產品有限性了。
另外,茅臺云商專賣店也會因價格問題缺乏競爭力,品牌商挺價自己品牌“主品”是必須的,但沒了53度飛天這支主品“價格優勢”的引流策略,靠一堆沒有“剛需”的系列酒來拉流量,難度不小。
第三、廠商利益不一致的隱患。即使在一個城市。茅臺線下專賣店所有者也分屬不同商家,能買的起茅臺這種高端酒的顧客是很少的一個群體,每個商家和專賣店都希望窂窂掌控,不希望共享。
茅臺云商將專賣店互聯網化,同時也意味著顧客被共享,這樣必然導致各專賣店對來自線上顧客爭奪白熱化,各專賣店會不會推出各種不同的價格策略將“線上流量線下化”,從而鎖定用戶。這樣茅臺云商流量將難以形成正循環,加上高端茅臺酒的用戶群本來就少、這群人的互聯網化習慣低,茅臺云商“真酒強需求”的威力有多大,仍有待市場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