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酒業進入深度的調整期,為了迅速破局走向常態化,酒業進行了多方的探索,尤其是新型的酒類電商更是多次“試水”,從前幾年的B2C、O2O到去年的B2B,每年酒類電商的商業模式都在扎堆嘗試。今年1919、酒仙網、網酒網又不約而同的提出“生態圈”概念,而華澤集團董事長吳向東于近日更是宣布打造“酒業第一生態圈”。
形式不一 殊途同歸
1919董事長楊陵江透露,1919的生態圈構成更多的是采用合伙人模式,未來的1919會如同阿里巴巴一樣,不直接做電子商務,但卻通過幫助別人實現了這一目標。未來1919會是一個幫助別人賣酒的平臺,該公司可以為廠商、經銷商等所有合作伙伴,提供融資、尋找客戶、供應鏈管理、倉儲物流、大數據等方面的服務。
對于酒仙網的“生態圈”,酒仙網董事長郝鴻峰表示,經過多年的積累,酒仙網在B2C、B2B、O2O以及品牌運營、爆款產品打造上已有一定優勢。但線下連鎖體系是酒仙網的短板,未來該公司將通過參股等方式,選擇線下的連鎖酒行進行投資,為加入酒仙網生態圈的合作方提供技術、產品、資金、品牌運營等全方面的支持。
而背靠樂視的網酒網則主要依托集團的生態模式。據網酒網CEO李銳介紹,網酒網會依托樂視七大成熟的生態布局,打造獨立的酒生活生態,并與集團形成相互借力的局面。未來網酒網將以用戶為核心,打造一個集內容、產品、服務、平臺為一體的酒生活生態。
此外,對于打造“酒業第一生態圈”,吳向東表示,將采用“B2B+O2O+供應鏈平臺+資本+社群分享”的構建模式,通過融合的理念,將全國千萬元銷售級別的渠道商聚集起來,以分享經濟為基礎,打造生態驅動的新模式。其核心原則是與上下游結盟,不破壞上游的價格體系,也不搶奪下游的渠道商利益。
無論是1919、酒仙網、網酒網,又或是傳統酒類大商吳向東,雖然各自的經營模式和發力點不同,卻都是殊途同歸,將未來的發展寄托在了生態圈上。
構建“生態圈” 噱頭OR大勢所趨?
如今酒業正式提出“生態圈”的概念,業內人士認為,“生態圈”本質上是開放價值鏈,上下游自由對接,以用戶的力量自下而上推動整個產業鏈的生產、供應方式變革,是對供需關系和市場競爭認識的深入,渠道變革和競爭升級這一客觀事實的理論反應。但當前酒類市場的現實情況是,獲取信息和參與交互的積極性卻并未出現質的提升,供需之間積極性的不對等是酒類市場生態圈形成的真實瓶頸。
究當前實際經營狀況,有業內人士對1919、酒仙網、網酒網和吳向東分別做了評價。
該人士指出,1919發力布局線下,但不以做經銷商渠道為主,更多的是直接服務于消費終端,每個專賣店實際上都是服務機構;酒仙網的核心則是針對線上的經銷商和終端,其線下盡管整合名品世家等資源,但短時間內線下承擔配送職責;網酒網雖然背靠樂視生態,但主打的是高端葡萄酒,在酒水品類上存在短板,且也是直面終端;吳向東著力打造的“酒業第一生態圈”要從構想要變成現實,面臨著諸多問題比如人才因素、政策風險、平臺公信力、上下游的銜接以及怎么實現5000個人精的整合和管理,乃至如何止損和退出等。
關于酒類電商的“生態圈”概念,白酒營銷專家晉育峰表示,其實對于生態圈概念,我更傾向于稱為“生態鏈”。生態,是可以自我循環的閉環系統,酒類下游產業更適合用“生態鏈”一個概念。
而對于“生態圈”概念,晉育峰認為,嚴格來說,綜合性平臺還有可能形成自己個性鮮明的生態圈,如BAT。百度的人+信息、阿里的人+商品、騰訊的人+社交,都有可能成為獨有的生態閉環。未來可能出現的一個綜合性平臺應該是“人+服務”,但無論叫生態圈還是生態鏈,無論是噱頭還是事實,創造用戶價值,或者說持續創造顧客讓渡價值,這一營銷學上的基本概念、基本邏輯、基本知識,誰都不能忘,為用戶持續創造最大價值,也是任何一家公司不斷創新的基本出發點。
當前,酒業呈現觸底反彈的跡象,大部分上市酒企年報的營收、凈利潤雙增也一定程度上有所體現,而“生態圈”的打造也符合行業未來發展的趨勢,但構建“生態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對企業的資源整合能力和資源協調能力要求極高,唯有將這一功課做足的企業,未來才有可能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