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以往慣例,每年的2月和3月是大部分酒企新品上市、召開營銷會議的時間,但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很多酒企采用“云”技術,完成了這些工作。
值得思考的是,近兩年來,越來越多的酒企加入到了數字化變革的陣營中,尤其以大型酒企為主,而疫情的突發,更是加快了酒企數字化的腳步。
1、依次上線的各類“云”活動
2月以來,在線下消費場景消失的背景下,酒業各種“云”活動依次上線。
從最初的“云”約酒到如今的“云”店,我們可以看到酒業的“云”越來越大。
“云”約酒。疫情期間,各種“云”約酒盛行,比如郎酒的“云酒局”,從2月17日18:00,郎酒官微正式推文算起,到2月18日18:00,24小時內50萬人次蜂擁云酒局。
“云”封藏。農歷二月二龍抬頭,延續了13年的瀘州老窖封藏大典,首次開啟“云上封藏”,開啟濃香新紀年。
“云合伙”。2月26日,古井貢酒在天貓、京東、蘇寧、拼多多等全平臺線上同時發布年度新品---72°古井小罍神,同時,推出了“古井云店合伙人”項目。據了解,該項目推出后,吸引許多不同社會人士的加入。
“云店”。3月14日,五糧液“云店”正式上線,全國1600余家專賣店全面開啟“云上服務”,消費者通過“云店”,可以享受到專屬一對一、差異化、全渠道的服務及關懷。
“云上市”。3月18日,舍得酒業聯合新浪通過線上直播舉行了“品質之上,唯有老酒——第四代品味舍得上市發布會”,重磅發布全新戰略大單品——第四代品味舍得,打響白酒行業新品云發布“第一槍”。
“云文旅”。3月28日,古井貢酒·年份原漿通過“云”的形式在線上舉辦了了第三屆桃花春曲節。在直播線上,古井創造性的將“云文旅+跨界+直播帶貨”三者有機結合起來。
“云”課堂。3月28日,由中國酒業協會參與指導、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天人合一·無上妙品”中國酒業馥郁香(酒鬼酒)大講堂”通過線上平臺同步直播。
“云”會議。疫情期間,雖然不宜聚集,但經銷商“云”會如約進行。比如2月22日的衡水老白干2020春季優秀經銷商大會;3月9日的以“金沙韶華,紅海行動”為主題的金沙酒業2020年全國經銷商大會,都是通過線上的方式召開。
2、全域化營銷新零售時代來了
顯然,從疫情期間的“短期策略”到如今的“云”上新模式,酒業這朵“云”逐漸穩定。
“疫情加快了線上線下的融合。”卓鵬戰略咨詢機構創始人田卓鵬說到,在疫情之下,企業組織了云封藏、云上市等一系列動作,這是酒企數字化轉型的一部分。
因為數字化轉型對于酒企來說包括“人、貨、場”三個方面,“場”是智慧工廠,“貨”是渠道,新通路的數字化指的是智能終端的管理,最后是人的數字化。
目前的各種“云”發布只是數字化背景的一部分,或者是線上線下一體化發展的一部分,接下來的發展就是全域化營銷新零售時代來了,實現線上線下的全域化。
北京君度卓越咨詢董事長林楓也持同樣的看法:“現在酒業常提到的‘云’,其實是這次疫情催生了整個供給端的數字化的升級改造。相較于2003年非典的需求端電商化,這一次疫情則催生了供給端的數字化。”
田卓鵬預測,未來“云”營銷會成為一種常態化,這基于以下兩點原因。
一是企業采用“云”手段,讓企業的受眾更廣大,而且信息能夠更集中地表達;
二是5G時代加速了視頻時代的來臨,未來的云發布、直播等手段都會常態化,而不是簡單的應急行為。視頻讓消費者、酒商更立體化地感受到企業、產品的文化,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從大的環境趨勢、企業的需求以及經銷商的常態化適應度上,都催動著“云”營銷常態化的發展。
3、從短期策略到長久之策,
酒企如何運作“云”營銷?
熱鬧的“云”營銷背后,為酒企帶來了新的營銷轉型啟示。林楓認為,此次的“云”化本質上是傳統的廠、商、店利用互聯網的工具來提升經營和管理的效率,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有以下四個問題需要注意。
第一,“云”化對于傳統產業來說,不是做“開發區增量”而是做“舊城改造”。電商對于傳統企業來說就是一個增量渠道,利用互聯網的工具做“云”化,而不是一個增長渠道,企業需要對線下所有傳統的業務場景進行線上線下融合,把存檔的業務起到節流、降低成本作用,或者起到開源、提高收益的效果。
第二,“云”不是簡單的互聯網工具應用,而是企業整體模式的升級,這是企業的資源配置能力的前置和飛躍。傳統營銷是廠家把更多的費用資源配置在渠道中,比如經銷商、終端店等。而“云”是利用互聯網的工具之后,有效地降低渠道之間的交易成本,降低廠、商、店的博弈成本,然后把更多的資源用在消費者身上,讓企業的資源配置在消費端、需求端。從而讓企業能夠更有可能建立可持續性的良性成長。
第三,它不僅僅是互聯網軟件系統的導入,更是組織能力的升級。企業要從過去傳統的媒介采購、市場策劃等功能基礎上發育,提升對消費者用戶運營的組織能力,讓企業走入到消費者的生活方式中,設計出他們喜聞樂見的活動方式。通過持續不斷地為渠道分公司辦事處賦能,讓整個企業的用戶運營的能力和組織能力大幅度的提升。
第四,互聯網工具的應用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點一面,它是一個持續優化的過程,因為線下的用戶對外經營的用戶觸點、經營的節點和內部的管理節點非常多和復雜。任何一個軟件都不能滿足企業所有觸點、節點的需求。那么在數字化實施的過程中難免會多個觸點對應多家軟件供應商,如果企業沒有一開始對整體布局規劃,最后可能會讓企業“大卸八塊”、“精神分裂”。即:如果這些數據不打通,不能成為一個數據中臺或者技術中臺來歸攏它,要做真正的系統強大的用戶運營,是不太可能的。
總得來說,前期一般是業務的數字化、后期是數字的業務化,這是有一個過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