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第一屆春季糖酒會,備受關注的醬酒軍團會有哪些動作?
實際上,收獲了絕高增長率的二線醬酒企業,已經紛紛把擴大銷售覆蓋面、布局空白市場作為下一步的發展重點?梢灶A見的是,新品發布、宣傳造勢、與重點區域經銷商的簽約儀式,將貫穿本次糖酒會整個活動周期。與此同時,業界也在關注,這些疾速前行的醬酒企業,誰能在這場大戰中脫穎而出,躋身下一輪周期之中的準一線乃至一線陣列?
二線醬酒跑贏了行業
今年3月27日,丹泉酒業在西安成功簽約團購經銷商銘嘉軒商貿有限公司。據悉,此次簽約的產品為丹泉酒的高端產品洞藏30,首單打款500萬元。丹泉酒業西北大區總經理、國家品酒師王虎表示,丹泉酒業在西北市場開拓時間并不長,但是借助于醬酒消費氛圍與正確的營銷模式,旗下產品在西北市場迅速崛起。實際上,這是丹泉酒業加速發展、在全國攻城掠地的一個縮影。
早在2019年,丹泉酒業方面就發布了發展規劃:目標到2020年,銷售收入達到100億元,打造全國一流的白酒企業。根據業界的推測,丹泉酒業在2020年度實際銷售額大約為30億元,盡管未達到此前的預期目標,但是其增速已經超越了大多數酒企。高增速、快擴張幾乎已經成為諸多二線醬酒企業在2019年之后的標準寫照。在遵義產區的核心之地茅臺鎮,儼然已經成為當地除茅臺之外第一梯隊領袖的國臺酒,同樣在這些年保持了高增速狀態。
從2017、2018、2019這三年的經濟指標來看,國臺實現了三級跳式的持續跨越,銷售先后突破了10個億和20個億,利潤由1個多億增長到2個多億,再到4個億。值得一提的是,國臺酒業在2019年11月底已經完成預定的20億元年度銷售目標,全年增幅達76%;利稅突破10億元,利潤達到4億元。這在整個白酒行業算是比較高的增長水平。
位于遵義市的珍酒同樣是近年來炙手可熱的醬酒新星。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珍酒集團仍實現逆勢增長,銷售額接近20個億,超額完成任務,銷售額同比增加了67%,連續5年保持兩位數增長。金沙酒業的高增速同樣驚人。
根據官方公布的業績,2020年,金沙酒業實現銷售收入超27億元,按照2019年15.26億元的銷售收入計算的話,2020年,其銷售收入同比增長78.3%。無論是國臺、珍酒還是金沙、丹泉,都以動輒60%以上的銷售增速,將行業平均水平遠遠拋在了后面,體現了醬酒軍團極高的爆發力。
產區與企業疊加優勢明顯
在2020年獲得快速發展的基礎上,諸多酒企提供了更為激進的發展目標。以珍酒為例,其提出2021年的規劃為在2020年基礎上再力爭增長80%,也就意味著,2021年珍酒將會邁向更廣闊的天地。不光是單個企業的爆發力驚人,醬酒企業背后依托的產區,同樣制定了遠超平均水平的發展規劃。
今年年初,遵義市委發布《中共遵義市委關于制定遵義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進一步明確遵義打造世界級醬香型白酒產業基地核心區的方針戰略。根據規劃,遵義力爭2025年白酒產量達到60萬千升,白酒產值超過2000億元,到2035年,除茅臺外,再培育一家產值超千億元的地方醬酒企業。
遵義方面要以茅臺酒為引領,加快培育一批百億產值、千億市值的白酒企業;做強茅臺鎮核心產區,加速發展習酒產區、土城產區、董公寺產區、鴨溪產區、赤水產區;支持仁懷建設遵義副中心城市。據權圖醬酒工作室2020年初發布的數據顯示,以遵義為代表的貴州醬酒產能達到了47萬千升,占到全國醬酒產量的85%。
也就是說,在5年之后,遵義產區的醬酒產能將有較大的提升,其產值同樣增速驚人。一方面是醬酒行業優勢企業的集體狂奔,另一方面,則是中國白酒行業整體的少有下降,這實質上體現了行業的分化之勢已經更為明顯。
2020年1~12月,全國釀酒產業規模以上企業釀酒總產量5400.74萬千升,同比下降2.21%,其中白酒產量740.73萬千升,同比下降2.46%。
業界認為,醬酒的熱與白酒業整體的穩中略降,實際上體現了消費潮流的改變,消費者已經從對白酒的普遍接受,轉為通過對香型與品牌的挑選,更集中于少數領域與少數品牌。不過,在諸多優質品牌狂飆突進的同時,醬酒領域仍存在著欠缺大型企業集群的現象,以茅臺鎮為例,這里90%以上的企業為億元規模以下的中小型企業。
還有誰能躋身一線?
醬酒熱潮下,誰能躋身一線,撞線百億?業界認為,醬酒熱的出現已經改變了行業態勢,除了已經高居一線位置者,一批二線醬酒品牌的高增長表現,實際上也讓醬酒軍團成為這一波發展的領導者。按照“百億”門檻來看,目前醬酒中以二線品牌居多。
當前,醬酒企業中除了茅臺、郎酒(旗下包含濃香產品)之外,習酒(茅臺集團旗下)也已經跨越百億門檻。北京卓鵬戰略咨詢機構董事長、首席顧問田卓鵬指出,自2016年下半年以來燃燒的醬酒熱,確實正帶來醬酒企業銷售額的集體大爆發。
田卓鵬表示,2020年,除了國臺突破40億,天朝上品突破40億,金沙突破30億,郎酒突破100億,丹泉向30億進軍,武陵突破10億,釣魚臺破20億,云門進軍20億,習酒突破100億,茅臺系列酒進軍200億,北大倉突破10億,赤渡突破5億,仙潭突破10億,仁懷醬香酒破10億······都將成為事實。
這意味著,雖然在這些二線品牌中,目前鮮有達到50億以上者,但是動輒20億以上的體量,在整個酒行業也屬于頗有分量的存在。再加之醬酒近年來的高增長,意味著這一集體有望改變白酒行業的整體格局。
“若以個別企業年均增60%以上的速度來計算,按照20億元為基點,那么,很快將有一批企業突破50億元大關。”有業界人士認為,這在目前白酒行業整體增幅偏低的情況下分外難得,意味著醬酒軍團之中將產生一批夠得著百億門檻的優勢企業。但是,高增幅意味著需要有高產能來支撐。對于工藝復雜、對貯存時間條件要求頗高的醬酒業來說,這并不容易達到。在這種情況下,諸多企業開始產能提速計劃。
按照已經披露的“十四五”規劃信息顯示,在最為重要的醬酒產區遵義,有包括習酒1.9萬噸技改、國臺酒莊1萬噸優質醬香型白酒技改、金沙酒業1萬噸醬香型白酒擴建、步長集團洞釀洞藏酒業5000噸醬香型白酒技改、勁牌酒業新增1.5萬噸醬香型白酒技改等工程逐一落實。這意味著,二線醬酒企業的比拼,將更多從單純的市場布局之爭,轉為內在的產能與品質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