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業近年發生了許多事情,中國制造行業也在大國工匠與智能制造的雙重軌道中不斷向前前行。《大國工匠》是央視新聞推出八集系列節目,講述了8個工匠“8雙勞動的手”所締造的神話。他們數十年如一日地追求著職業技能的極致化,靠著傳承和鉆研,憑著專注和堅守,締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中國制造”。節目播出之后,工匠的故事很快引起社會熱議。
2016年,工信部發布《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6—2020)》(以下簡稱《規劃》)。該規劃作為指導“十三五”時期全國智能制造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明確了“十三五”期間我國智能制造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和重點任務!兑巹潯诽岢觯2025年前,推進智能制造“兩步走”戰略:第一步,到2020年,智能制造發展基礎和支撐能力明顯增強,傳統制造業重點領域基本實現數字化制造,有條件、有基礎的重點產業智能轉型取得明顯進展;第二步,到2025年,智能制造支撐體系基本建立,重點產業初步實現智能轉型。
2020年,實現以下目標:智能制造技術與裝備實現突破,核心支撐軟件國內市場滿足率超過30%;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基本完善,制(修)訂智能制造標準200項以上;智能制造生態體系初步形成,培育40個以上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0億元的供應商;重點領域發展成效顯著,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普及率超過20%。
那么白酒行業到底是大國工匠還是智能制造方向發展?我們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大國工匠,什么是智能制造。
大國工匠精神是什么?
工匠,是有工藝專長的匠人。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不僅要具有高超的技藝和精湛的技能,而且還要有嚴謹、細致、專注、負責的工作態度和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以及對職業的認同感、責任感、榮譽感和使命感。大國工匠精神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執著專注、作風嚴謹、精益求精、敬業守信、推陳出新。
工匠精神不是回到傳統
云南白藥由云南傷骨名醫曲煥章發明于1902年,被視為止血神藥,其配方、工藝列入國家絕密。早年的白藥,為粉末狀的小瓶封裝,一姓單傳,百年不變。也是從十多年前開始,這家企業在王明輝的帶領下大開大闔,先后從散劑開發出膠囊劑、酊劑、硬膏劑、氣霧劑、創可貼等新品類,甚至還進入牙膏、洗發劑等快消品領域,成為老字號企業中第一家年銷售額突破百億的公司。如果固守曲老藥師的小瓶模式,云南白藥恐怕迄今還是一家偏居南國一隅的小而美作坊。王明輝,就是大字號的新工匠和“奇葩匠人”。
真正的工匠精神不是回到傳統,一味地向前輩致敬,而是從傳統出發,讓上帝先“死掉”再復活,在當代的審美和生活中重新尋找存在的理由。新工匠的第一個特質是手藝人精神。他專注于產品本身,尊重制造的基本規律,對技術及細節的雕琢,是非常古典的,產品是他的人格投射,是專業精神的一次物質性呈現。新工匠的第二個特質是現代性。即與當代有關,與當代的一切新技術、新思維、新生活方式有關,百年前的廚房一定與當代的廚房不同,百年前的飲用趣味一定與當代的飲用趣味不同,甚至,百年前我們對傷痛的理解也一定與當代不同,與當代有關,才可能存在于當代。新工匠的第三個特質是顛覆能力。他必須與眾不同,必須足夠“奇葩”,能夠在最普通的商品中重構審美,最極致的,他能夠重新定義一個商品。
智能化釀造與工匠精神
新工匠精神既是手藝人精神,專注于產品本身,尊重制造的基本規律;又是現代性精神,與當代有關,與當代的一切新技術、新思維、新生活方式有關;同時還有顛覆能力,能夠在最普通的商品中重構審美。
智能制造(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IM)是一種由智能機器和人類專家共同組成的人機一體化智能系統,它在制造過程中能進行智能活動,諸如分析、推理、判斷、構思和決策等。通過人與智能機器的合作共事,去擴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類專家在制造過程中的腦力勞動。它把制造自動化的概念更新,擴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
在傳統的制曲工藝中,潤麥、踩曲、裝倉、翻倉、拆倉等等都要人工來完成。傳統說需要未婚女子來踩曲,更有甚者說需要“處女”,以符合所謂的“陰陽”、“五行”哲學。智能化釀造我們同樣以制曲環節為例,制曲車間智能化生產管理系統包括設備層、控制層、生產管理層MES (制造執行系統)和公司ERP層(企業資源計劃系統)。預期將實現以下相關功能:生產過程監控、質量分析、能源管理、性能分析、設備管理和成本分析。例如在國臺酒莊通過在線測量儀表和傳感器對生產過程中的工藝參數進行測量和控制,保證原料小麥自動輸送、自動潤糧、自動粉碎、母曲液自動混合并傳送壓曲設備進行自動壓曲,生曲塊自動入倉發酵,發酵條件智能控制等關鍵工藝環節的穩定運轉,并能在線剔除不合格品。通過生產管理MES系統對生產線的工藝參數、能耗參數進行監測、記錄和分析,實現生產過程監控、質量分析和設備性能分析的功能。通過MES系統與公司ERP系統對接,實現數據共享,車間管理層可以了解目前的庫存狀態和訂單狀態;公司ERP管理層可以根據車間的生產數據進行成品分析。
結語
圍繞著大國工匠和智能制造的討論,還將會在白酒行業繼續進行,我們白酒行業的大國工匠們將繼續在傳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進行白酒智能制造的探索。2016年在工信部公布的《2016年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名單》中,勁牌公司申報的保健酒智能制造項目成功入圍。此次全國入圍的項目共有64個,覆蓋了38個行業、21個省區市,入選企業的技術實力和智能化水平均位于產業前沿, 勁牌公司也是唯一入圍的酒類企業。2016年11月23日,中國酒業協會在今世緣酒業召開全國白酒裝備升級改造現場會,會議期間還舉行了中國白酒智能制造聯盟成立儀式,正式對外推廣“今世緣模式”。這充分證明了今世緣智能化釀酒的模式得到了中國酒行業的充分認可和肯定。白酒行業即將進入智能化的時代,越來越多的酒企開始關注并聚焦在智能制造領域。
作者簡介:鄒江鵬,1981年生,法國南特大學理學博士,四川大學工學博士,中酒協標委會委員,《醬香型白酒技術標準體系》主要制定者之一,高級工程師,國家一級品酒師,貴州省評酒委員,貴州大學、湖南農業大學、四川理工大學客座教授,青年白酒專家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