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業的冬天,或者說是淡季,是從每年三月份開始的,確切一點的說,是在成都春糖會之后。
互聯網+到工匠精神 酒業跟風時代
春天很短,有時來的也很急,當你看著麥苗吐綠,小樹抽芽的當兒,小燕子的新窩還沒搭建好,整個春天就過了。這一切如同成都的春糖會,酒還沒有喝夠,老友還沒有見完;如成都的妹子未曾相識,九空橋月色依舊在戀戀不舍,但開始就是結束,這已經成了習慣。一陣吵嚷、一聲歡愉后,剩下只有國際會展中心的狼藉,那時最開心的是撿拾廢紙的大爺大媽,或許每年比酒業都能多收三五斗。
想是去年總理說了互聯網+,于是乎大江南北,無不見風起浪。看到了小米,豬也在起飛的航班,大鵬展翅,御風而飛翔。這如同六月天氣孩子的臉,說變就變,從一個會飛的展翅翱翔的豬,變成一個在深山老林里敲打石頭的石匠。工匠在舉個破舊的不帶刃的斧頭,拼了命的調皮,火花四濺,你都不知道弄啥哩!看看兩會吧,原來是今年總理提出了“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啥玩意?咱先不說,吹水出來在說,看誰說的好,說的美,說的天花亂墜,至于是不是工匠,有沒有精神未來再說,大家都沾點風的熱氣先,至少表明自己是“不恥”的。
徒留形式 酒業論壇價值幾何?
世道中每個人都想成為英雄,塵世中每個人都想找到那部可以稱霸武林的葵花寶典,但這部功夫很絕,即便你真的把小雞雞割掉,也不可稱霸武林,為啥呢?故事說,你見過歷史上有太監當皇帝的么,那些不男不女的成為武林盟主么。當然,唯一的可能是金庸老先生可以,他想把沒有小雞雞的人寫成盟主,我們也是信的,可惜的是他老先生已封筆多年,不在理江湖之事。論壇似是七傷拳、乾坤大挪移,但更像是太極,橫豎撇捺折都是個球,滿嘴的道理,聽起來頭頭是道,天道、人道、詭道,就是不講河南周口老子的道。
于是整個糖酒會就不停的論啊、壇啊,江湖的規矩也就在不停的輪啊輪啊,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論壇就是看那個大牌,內行的大牌,外圈的大牌,請的人是大牌,行業第一人、專家第一人、牛逼第一人,蜘蛛人、蛙人、鳥人。
整個糖酒會就是一個趕會、刷臉季,機械的聽著,機械的鼓掌,而大多的時候想著,今晚有幾個酒場,有沒有時間把個妹場。酒業和尚說:多些的論壇,不過是兩個陌生的人做愛,彼此都無聊的時候,短暫地一起取暖,結束后其實每個人更加的寂寞,所有的口活、手活結束后,統統是暈暈欲睡。
網紅時代 酒業急需自我反省
PIPA醬火了,火的沒有一點緣由,但它畢竟是火了,在互聯網漸漸退燒的當下,有些人仍然可以熱到39.5度,這個比人類的正常體溫多那么一點點兒。
其實在互聯網的背景下,任何行業都可能出現這么一個詭異的事情,他有他成功的道理,但這道理絕對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如同N多的專家研究小米模式,但終究沒有生產出半個小米來,在互聯網時代,在社群的背景下,看到了最光亮和巨變,但離現實最近的是黑暗,而神話通常是二者之間的距離。
在沒有面對市場之前,所有幻想我們都不需要付諸代價,但是見著之后,才發現只有顧影自憐。在千篇一律的產品里沒有時尚,有時候時髦這件事,跟酒包裝長得多好看,并沒有太大關系。在復制里沒有時尚,都是美(其實那根本不美)的災難,文刀劉說:網紅終究是個彩色的泡沫?戳瞬幌率榈摹段饔斡洝罚踩〔粊碚娼,或許你覺得自己不夠唐僧,沒有齊天大圣的武功,即便你真的想做個豬八戒,也不是因為他在劇中的憨態可掬,而是他有個高老莊的漂亮媳婦,就算人生不能美美的,八戒也活得婊婊的。酒業似乎應該從今天起,做個正常人。
深陷產品思維 酒業營銷亟待創新
太疼的傷口,你不敢去碰觸;太深的憂傷,不敢去安慰;太殘酷的殘酷,有時候不敢去注,這什么時候是頭呢?不過人生大抵如此,不是一家事,何苦有咨嗟。
酒本身就是療傷之物,自歌自舞自開懷,以知人生傅,醉鄉深處無由知。多少談論的只是過往,把酒當成了詩和遠方,大都醉生夢死在這通向這遠方的路上。很貼切的說,一場游戲一場夢,只是在這里的人更喜歡游戲,有酒后的探戈舞蹈,也有酒后的醉八仙殺人武器。
快,不是傳統生產型企業的立足之本,尤其是賦予深層文化形象的酒,那些根植于內心的,那些可以約束自我的是什么,究竟是學了,只是遺忘的更快。在我們的口頭上,消費者是上帝,但在我們的心里,消費者從來都不是上帝。
營銷的革命已經從產品到顧客,再到人文精神,而我們還陷在產品的思維中,不是酒業做不好產品,只是酒業產品在歧路上走得太遠,乘客是公交,只是你能搭上那一班車,和消費者相遇。
叔本華說,痛苦并非是從外部涌向我們的,痛苦不竭的源泉正是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酒業的重心總是隨著每個幻想及欲念而改變,但卻從來不把重心入在自己的問題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