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行業回暖,區域白酒企業內心又蠢蠢欲動了。雖然,在上一個白酒黃金十年期間,區域名酒的全國化發展進程隨著行業大調整而被打斷,但是近期水井坊和郎酒、環球佳釀等區域酒企正在或已經啟動新一輪全國化戰略。業內認為,次高端領域還沒有全國性品牌,仍存機會,但白酒正在進入強強對抗時代,對外擴張仍需慎重。
《華夏時報》記者從水井坊經銷商大會上獲悉,2017年實現了重回高端目標之后,水井坊也在加快對于全國市場的布局。從2017年開始,水井坊就已經在加快全國化戰略推進,包括第二核心市場的布局。
水井坊三季報顯示,第一梯隊核心市場(河南、江蘇、四川、湖南和廣東)50%以上的增速,與此同時公司加快推進布局第二核心市場(北京、天津、上海、福建和浙江),增速達到100%以上。根據經銷商大會上公布的數據,預計2017年水井坊的營收增長達到74%,利潤增長49%,全國有22個省份的銷售額超過歷史最高水平。
據水井坊全國銷售總監張福鈞透露,2018年,水井坊將加大在全國分銷的力度,采取“蘑菇戰術”,意在通過蘑菇的分裂和輻射周邊的特點,先做好一塊市場,再通過蘑菇戰術帶動周邊區域的銷售,與此同時,今年還將進一步加大市場擴張的支持力度,包括增加銷售團隊的人數。而考慮到各省水井坊面臨的競爭格局存在差異性,公司內部還成立了專屬資金幫助各省拓展業務;并計劃全年推動價值13億的媒體廣告投入,包括贊助國家寶藏等品牌活動等。
業內人士分析,白酒行業的回暖,在茅臺、五糧液、洋河等一線名酒的引領下,二、三線名優白酒都駛入了快車道,與此同時行業出現分化,一方面消費向主流品牌主力產品集中,一、二線名酒營收利潤增長迅猛,另一方面也給小而美的高性價比白酒品牌打開了機會窗口。
也正是借助這樣的模式,不僅是水井坊,被稱為中國的“帝亞吉歐”的酒業集團環球佳釀最近也共推出百余款酒品。
對此,環球佳釀還規劃了三大業務方向:一是尋找中國最有價值的酒業產區,通過產融互動孵化一批品牌有歷史傳承、工藝有代表性的“小而美”的酒類品牌和產品。二是引進全世界優勢產區的優質美酒。三是與國內最優秀的名酒企業開展合作。
確實,在上一輪白酒的黃金十年中,區域酒企的全國化止步于2013年的行業大調整。事實上對于區域名酒而言,由于其地緣消費的慣性,在當地擁有較大的品牌和競爭優勢,但全國化擴張,對于區域酒企來說無疑將是一次大的投入和挑戰。之所以還如此癡迷于全國化,也是因為這些區域酒企所處在的次高端白酒市場正在經歷一輪新的增長空間。
根據國信證券研報顯示,現階段白酒行業次高端品牌酒企尚未形成全國性品牌,還處于藍海。根據測算,2016年次高端市場規模約316億元,預計到2020年前后突破1000億元,未來4-5年的復合增長率為30.6%。未來次高端品牌市場具備較大整合空間,市場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