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成都迎來久違的陽光,由WBO葡萄酒商業觀察主辦的“探底與重構”論壇暨寧波保稅區數據發布也成功開幕。
盡管春糖期間論壇眾多,但WBO這場精品論壇依然吸引了超過300多位經銷商及行業人士嘉賓參與其中,更有不少酒商表示就是沖著這場論壇來的成都,原本只設置了200座位的會場一度爆滿,主辦方更5次加位仍難以滿足現場需求,人氣掀翻屋頂。
眾所周知,行業深度調整已經五年了,剛剛過去的2016年,進口葡萄酒市場可謂有喜有憂,年初超過30%的增幅讓行業處于樂觀情緒中,但到了6月份增幅回調讓行業看到了增長的基礎其實很脆弱,面臨實體經濟的低迷,消費的疲軟,葡萄酒行業其實不能獨善其身。
這場“探底與重構”主題再度深入探究行業核心,為大家找到方向。
汪濤:進口啤酒增速放緩,因為門檻太低
寧波進口商品中心CEO汪濤首度披露了寧波保稅區進口大數據,其中2016年寧波報稅區的進口葡萄酒增長了75.1%,在進口啤酒板塊,寧波保稅區的進口量在2014年達到106%,2015年384%,2016年為10.7%。 “進口啤酒2015年空間很大,但因為準入門檻不高,很多人沖進來,又開始覺得不那么容易做,所以到后期又越來越緩慢了,但對資本的要求反倒很高。”他說道。
汪濤指出:“跨境電商在未來會對名莊酒帶來影響。以網易考拉為例,5級莊只有200多元。直接下單,就可以從保稅區送到客戶手里,中低端產品還是以一般貿易為主、海運為主。”
他也透露從3月開始,長江三角洲的進口葡萄酒海關審價中心將落戶寧波。
王朝成:葡萄酒未來成長空間超乎想象
盛初集團董事長王朝成做了“透析葡萄酒品牌模式新風向”的主題演講,他目前葡萄酒行業內信心不足,行業外的人信心卻很大,業內人士看到困難,業外認識看到空間。這一點也正戳中了行業人士的心。但同時他認為進口葡萄酒進入井噴前夜。他指出”現在高端群體消費酒飲,叫茅臺+進口葡萄酒,要么喝茅臺,要么喝進口葡萄酒。這說明葡萄酒這個品類未來的空間都很大,未來會進入井噴的情況。”
“葡萄酒要學白酒的,就是意見領袖。我看很多葡萄酒公司做專業培訓,我覺得沒什么用。但一旦把意見領袖搞來喝葡萄酒,為葡萄酒講話,絕對有用。相反你找一個留學博士來講,沒什么用。很多葡萄酒公司把產品做成了小圈子,這是把自己禁錮起來。”王朝成說道。
王旭偉:大眾酒普及階段將持續,中低端需求仍是主流
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酒類進出口商會秘書長王旭偉梳理了幾年來葡萄酒進口量的情況:其中2011年的增量達到70%,近兩年維持在10%-20%區間。他認為進口量維持在10%-15%之間,是比較正常的范圍。
對于葡萄酒未來市場,他則認為要跳出葡萄酒看產業,整合跨界資源,資本的進入會帶動多元化同時資本對行業的影響力也會越來越大。
此外,王旭偉認為,大眾酒普及階段持續2-4年,中低端需求仍是主流。行業總體還是會比較散,集中度不高。“進口葡萄酒2-3年可能涌現出2-3家,每年銷售額達到10億人民幣以上。”他指出。
王旭偉還指出:葡萄酒的價格戰從前年下半年到去年,已進入下半場,有的企業通過技術手段,賣到同樣的價錢,成本可以控制得很好。而有的企業賣到類似價格水平,可能會賠錢。因此,資本的進入,從而帶動多元化則將成為主要趨勢。